刊登日期 : 2025-04-26
1971年6月,北京已进入初夏时节,这个时候的夜晚十分凉爽。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书屋里,一边纳凉,一边等人。不一会儿,周恩来总理和黄华大使谈笑风生走了进来。毛主席放下手中的书对他们说:“黄华同志,你也可以失踪嘛。”于是在接下来的1个月里,中国外交史上一次高度机密的任务,逐步开始酝酿发酵。
周恩来的神秘任务
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外交事件,都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指挥下完成的。
1971年6月,周恩来总理接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成立了由周总理、叶剑英和黄华组成的3人领导小组;同时,周总理还命令黄华、章文晋、唐闻生、王海容等人从各自的工作岗位中消失,秘密成立中方接待小组。
到底是什么接待任务需要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毛泽东主席在中美开始交往的最初阶段谋划了怎样的棋局?
基辛格腹痛失踪
失踪,在世界的另外一个地方,同样也在上演一场失踪大戏。
1971年7月,巴基斯坦一次简单的外事宴会正在轻松地进行,正当大家频频举杯的时候,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突然手捧腹部,连叫难受。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连忙大声宣布伊斯兰堡的天气太热了,影响了基辛格博士的健康,请他去总统别墅休养2天。

中方派员往巴基斯坦 接待基辛格往中国
凌晨4点,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查克拉拉机场仍然笼罩在夜晚当中。机场军用区里停放着一架印有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标志的波音707飞机。没有人注意到,几双眼睛正透过飞机舷窗的窗帘缝紧张而警惕地观察着机舱外的变化。他们是中方派出的赴巴基斯坦,专门接待基辛格博士的先遣小组,成员是章文晋、唐闻生、王海容和唐龙彬。
几分钟之后,两辆黑色军车悄然驶来,一个神秘人物低着头从车上走了下来。尽管是凌晨时分,他仍然戴着一副遮住半张脸的大墨镜,头上顶着一个大檐帽,黑西装、黑领带、黑皮鞋,全身上下都是黑色。这番乔装打扮之后,几乎没有人能认出他究竟是谁。
时任外交部礼宾司接待处副处长唐龙彬忆述:“窗帘拉开一个小缝,可以看到里面。我们当时只看到一个肥胖的人出来,戴了个大的大檐帽子,戴了一副很寛边的大的黑色的墨镜。”
他是谁?他就是先遣小组要等的人。6个小时前他还在假装肚子痛,现在他成功上演了“失踪大戏”,终于骗过所有的人,出现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国际机场。他就是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

基辛格秘密访华 代号为“波罗行动”
基辛格博士登上了飞机,跟唐龙彬握手。唐龙彬清楚地记得,他伸过来的手“又粗又有力”。当飞机关闭舱门开始滑行的时候,唐龙彬下意识地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表:凌晨4点30分,跟原计划一模一样。而历史则永远记住了这一天:1971年7月9日。
直到此时,跟随基辛格的几位特工才明白,原来这次意外失踪,是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互相配合的杰作。他们这次旅行的真正的目的地是中国。
这次特殊的旅行让基辛格博士想起了几百年前从西方到中国探险的马可.波罗,所以这次行动的秘密代号为“波罗行动”。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宫力指出,“波罗行动”主要是考虑到当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2世纪访问中国。他们美国人认为这是一次巨大的探险,从来没有美国官员、政治上的官员在1949年以后踏入到中国的领土。他认为,至少这个也是探险,同时他定义为马可.波罗也认为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
毛泽东主席批准的中美秘密接触计划正式开始实施。这个行动计划又要为新中国带来哪些惊天巨变呢?(四之一)
(转载自中国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
延伸阅读:基辛格逝世享年100岁 访华逾百次为中美关系“破冰”
延伸阅读:金一南:当代中国的民族复兴与基辛格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