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深圳證券交易所誕生記 從「菜市場」到資本市場

編輯︰王子傑

  中國第一間證券交易所是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

改革開放|深交所最早試營業 籌建過程一波多折

以實際營運作時間作比較,深交所比上交所更早誕生,是中國第一間證券交易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時間上,上交所是在1990年12月19日開業,似乎比深交所的日期1991年7月3日更早。

  但事實上,深交所早在1990年12月1日就啟動試營業。從試營業到正式開業,深交所的籌建過程,可說是一波多折。

  為了籌建深交所,深圳市政府在1988年11月成立資本市場領導小組,並由日後成為深交所創始人、前法定代表人的禹國剛擔任專家小組組長。

  禹國剛被委以重任也有特定原因,他畢業於西安外國語學院,投身社會後曾經擔任深圳愛華電子公司黨委秘書兼日語翻譯。

  1982年底,中國在日本多次邀請下,決定選派留學生赴當地學習證券業務,但條件是精通日語及懂得證券知識。

  就這樣,「我愛讀雜書」的禹國剛意外成為了第一批選派日本學習證券的留學生。

禹國剛是深交所創始人、前法定代表人,並帶領深交所實現「四個現代化」。(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曾因「名字太敏感」受阻 深交所創始人拒變「菜市場」

  成為組長後,禹國剛花費半年時間翻譯多達200多萬字的外文資料,製作出中國第一部證交所「藍皮書」《深圳證券交易所籌建資料匯編》。

  雖然準備充足,但禹國剛與其他領導在1990年5月赴北京報批深交所開市時,卻被回覆稱「名字太敏感了」,「交易所」有問題,拒絕批准,要更名為「深圳證券市場」。

  禹國剛當然拒絕,「如果我們掛牌叫『深圳證券市場』,這樣和賣菜、賣肉的市場有甚麼分別?」

  有趣的是,在深交所出現之前,人們買賣股票的方式,確實與菜市場有幾分相似。

改革開放|深交所前已有證券市場 黑市問題亟待解決

  深圳的證券市場早在1986年已有雛形,當時國有企業為擺脫經營困境進行改革,透過股份制以獲得融資,其中深圳發展銀行更在1988年率先進行證券交易。

  不過,當時人們對「股票」仍然不甚了解,令發行工作非常困難。

  深圳發展銀行需要籌集1,000萬元開業資金,當時的做法就是將紙本股票放在貨車上,再裝上兩個大喇叭,然後就駛到農村地區,高聲吆喝「快來買股票」,如同是在菜市場叫賣。

  到了1990年11月22日,深圳市領導前來視察籌備工作,這時候深交所仍未獲得批准。

  當時有兩方面的意見互相爭持,一方主張開業,另一方則反對。禹國剛在視察現場發言,強調現時證券市場上已有許多「黑市」,如果深交所能夠盡早開業,85%的問題都可以立即改善。反之,如果任由繼續亂下去,總有一天會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禹國剛的擔憂非常正確,因為彼時深圳已有多間證券公司開業,風險極高、沒有保障的「場外交易」愈發頻繁。

在深交所出現之前,深圳證券市場的秩序非常混亂,人們以「場外交易」方式買賣股票,風險極高。(網上圖片)

  最終,時任深圳市委書記李灝當機立斷,認定深交所的籌備工作已經準備就緒,批准在1990年12月1日起開始試營業交易。

  18天後,在1,200公里外的上海,上交所也正式開業。

改革開放|深交所實現「四個現代化」 里程碑式推動深圳發展

  禹國剛在擔任深交所法定代表人期間,帶領深交所開始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即交易電腦化、交收無紙化、通信衛星化、運作無大堂化。

  尤其是交易電腦化、交收無紙化,它令得紙本股票被電子記錄所取代,不僅降低發行成本和交易成本,更直接解決存在許久的黑市買賣問題。

  深交所的創建,不論是以深圳或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角度,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

  40多年,深圳得以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也是離不開金融產業的帶動。正如禹國剛所指,「可以說,沒有深交所,就沒有的深圳資本市場,也就沒有深圳的今天。」

深交所在1990年12月1日啟動試營業,並在1991年7月3日正式開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貸款修路 收費還貸」廣佛高速開創有償融資先河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一張「紙」換來更多財富 中國第一張股票「深寶安」

改革開放|從第一本到近8億本 不動產權證書是甚麼?

改革開放|回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之路 從第一次到世界第一

改革開放|「貸款修路 收費還貸」廣佛高速開創有償融資先河

改革開放|一張「紙」換來更多財富 中國第一張股票「深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