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盡頭是草原》再現 「三千孤兒入內蒙」暖心歷史

編輯︰言嘉庸
撰文︰謝小明

  上世紀50年代末,中國遭遇嚴重的自然災害,大批南方孤兒營養不足,瀕臨「被棄養」的邊緣。面對困境,受影響較小的內蒙古自治區主動伸出援手,將近數千名孤兒接到大草原上,交由牧民領養,以保孩子能有溫飽的生活力。

  香港導演爾冬陞去年上映的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便是根據這段歷史改編,以細膩的鏡頭講述了草原牧民用真情接納南方孤兒的故事,予人深刻的感動。電影更有份角逐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華語電影。

海的盡頭是草原|千里尋親 呈現鮮為人知的歷史

 

《海的盡頭是草原》是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在電影評論網豆瓣獲得7.1高分,口碑甚佳,備受影迷追捧。(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海的盡頭是草原》中一對分隔兩地多年的兄妹當初因自然災害而分離,多年後轉折地才能重逢。

  故事主要分成兩條主線,第一條線主要是關於妹妹杜思珩過去的經歷。

  上世紀50年代末,當時上海正值飢荒,電影中杜母獨力帶着哥哥杜思瀚和妹妹杜思珩,生活非常艱難。在朋友建議下,杜母決定把其中一名子女送到福利院由國家照料,以求子女有一餐溫飽,不用過朝不保夕的生活。

  可惜孤兒人數眾多,福利院更出現物資不足、經營困難的問題。

  本來國家打算從北方運送物資到南方,接濟孤苦無依的孤兒;惟在實行上遇到困難,天災影響交通運輸,北方難以持續地運送食物到南方。

  此時,有人提出直接將孤兒送到北方生活,一方面能省卻食物運送的繁瑣工序,一方面可以壯大北方人口,保障該區未來的發展。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中,杜思珩被母親送到上海孤兒院,隨後又被轉送至內蒙古撫養長大。(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最終,連同思珩在內的3,000名孤兒送到內蒙古自治區的福利院,在草原上展開新生活。

  第二條線則是講述正在發生的事,行將就木的杜母,唯一心願是尋回失散多年的女兒杜思珩;而哥哥杜思瀚(由內地國寶級演員陳寶國飾演)為替母親完成心願,踏上了尋親長征之旅。 

  觀眾本以為年老的杜思瀚是為圓母親心願才踏上尋親之路,但電影尾段卻帶來反轉,杜思瀚剖白了當年由於聽到母親打算將身體較弱的孩子留在身邊,因此故意外出淋雨讓自己生病,導致妹妹思珩被母親送到福利院,為此他多年來備受良心責備。

患上絕症,自知命不久矣的杜思瀚,在60年後終於鼓起勇氣尋找妹妹,希望得到妹妹的原諒。(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延伸閱讀:兒童成長喜劇《樹上有個好地方》 暖心演繹鄉村師生情

海的盡頭是草原|大愛包容 給予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約60年前,不少內蒙的牧民在「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口號號召下來到當地的福利院,希望可以領養這些被稱為「國家孩子」的孤兒,給他們一個新的家。

  領導讓牧民先與孩子相處,雙方都覺得合適,在「你情我願」的情況下才能領養。

  當中倔強的杜思珩不願留在內蒙,整天喊着要回上海,領導都束手無策。

三千多名孤兒被接到大草原上,交給淳樸善良的牧民們收養。(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溫柔堅強的薩仁娜(馬蘇 飾)在福利院當義工時與思珩相遇,特別喜歡這個小女孩,並希望收養她。

  在薩仁娜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思珩態度終於軟化,同意成為薩仁娜的小女兒,與薩仁娜丈夫伊德爾(阿雲嘎 飾)和薩仁娜兒子那木汗(王鏘 飾)成為一家人。

  薩仁娜將思珩視如己出,對她甚至好得連兒子那木汗也吃醋。

  由於環境轉變,語言不通,甚至食物也不合口味,杜思珩開始非常不適應草原的生活,甚至連一餐也不肯吃上。為了為思珩補充營養,薩仁娜將一大塊珍貴的奶豆腐給思珩吃,哪怕女孩吃不慣,吐出來她也沒有責怪。

  奶豆腐有多珍貴?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十斤鮮奶才能做出一斤的奶豆腐,因此電影中那木汗和他的朋友看到杜思珩倒在桌上的奶豆腐,不但不嫌髒,反而搶着吃。

海的盡頭是草原|不分地域對待同胞 愛比草原更遼闊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中,思珩在養父母和哥哥的寵愛下長大。(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薩仁娜為了與思珩更好溝通,走到學校和小孩們一同上課學習漢語,透過這一幕幕,讓我們看到薩仁娜對思珩有多珍視。

  思珩因為害羞不習慣在戶外小解,哥哥那木汗就為她搭了一個私人的戶外「廁所」;而思珩養父伊德爾在凶險的環境下不顧一切的救回杜思珩⋯⋯

  這些都顯示出薩仁娜一家對「國家孩子」的愛護,展現出對同胞的愛與包容,也兌現了「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承諾。

  這樣不分地域,無分你我的愛讓觀眾感動。「3000孤兒入內蒙」這場跨越山海的接力,是為草原人民無私大愛的最直接見證。

經養父母細心的照料,思珩由瘦弱的小女孩長成美麗強壯的少女。(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電影結尾,親哥哥杜思瀚帶着母親離世的消息找到了妹妹思珩,已經100歲的薩仁娜向着天空對思珩的親生母親說:「雖然未曾謀面,但謝謝你把思珩生下來,讓我們養育了同一個女兒。」一句話道出了這份超越血緣、跨越民族的愛,令人動容。

海的盡頭是草原|展現蒙古族風俗文化

  《海的盡頭是草原》不論是配樂,畫面都有濃厚的蒙古族特色,導演爾冬陞透過如詩一般的鏡頭語言,將草原上浩瀚的星空、弦樂悠揚的馬頭琴琴聲、一群一群的牛羊和奔馳的駿馬,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等內蒙美麗的草原風光一一獻給觀眾。

其他的牧民家庭也如薩仁娜一家一樣,為了領養回來的南方孩子可以早日適應草原生活而作出了不少努力,就如老師一家收養了行動不便的小男孩,細心地為他造拐杖,教他騎馬,多年後小男孩更蛻變成雄姿颯爽的草原漢子。(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電影透過薩仁娜一家的日常生活將蒙古族的風俗文化呈現出來。

   例如片中薩仁娜在夜裏輕輕移開思珩的腳,並對思珩說:「蒙古人是敬重火的,所以我們睡覺不能用腳朝着火爐。」;薩仁娜教思珩如何拉起蒙服在草原上小便等,短短幾幕便加深了觀眾對蒙古族的認識。

  另外,電影雖有無數蒙古演員參演,但馬蘇和丁程鑫等非蒙古演員也嘗試用蒙語演繹角色,他們的專業讓電影拍得更具真實感。

  據指拍攝期間,女主角馬蘇更在內蒙古草原生活了4個月,跟着牧民學蒙語、學習風俗,使演繹更加自然。

有網民指《海的盡頭是草原》是內蒙地區的宣傳片,但並非指電影過分推銷內蒙,反而是讚美草原的風光如加上天然濾鏡般美好,簡單的一個鏡頭就如旅遊宣傳片般美麗。(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然而,催淚的情節、真摯動人的演繹和震撼的草原美景並未有為《海的盡頭是草原》帶來可觀的票房收益,有人歸咎於因其是文藝片,節奏較慢,亦有指是由觀眾對「3000孤兒入內蒙」這段歷史不太熟悉之故。

  不過,《海的盡頭是草原》是部具質感的電影,值得更多人觀賞。

  就如這段蘊含大愛的蒙漢歷史,也應讓更多人知道,而不應輕易被時代遺忘。

  延伸閱讀:追《三體》還是《流浪地球2》? 2023開啟「劉慈欣年」

  延伸閱讀:科幻喜劇電影《獨行月球》 爆出宇宙級浪漫?

港產片之冠!《毒舌大狀》票房破億 創香港電影里程碑

等睇《毒舌大狀》票房破億 回顧香港票房保證「雙周一成」

追《三體》還是《流浪地球2》 2023開啟劉慈欣年

「造星工廠」TVB藝員訓練班 成就80、90年代半個娛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