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通識|更鐘是甚麽?

編輯︰流螢

  在中國古代,有一種夜間專用的計時工具,名為「更鐘」。究竟這種鐘錶有甚麽作用?「更」又是甚麽意思呢?

  「更」,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一更相當於2小時左右。

  在明朝年間,來自西方的機械鐘錶於宮中流行,到了清朝,皇帝更設立做鐘處,將西方科技與中國傳統計時方式結合起來,發明出極具中國特色的機械鐘錶,「更鐘」便是代表之一。

  更鐘,除了具有一般鐘錶的報時系統外,還增加了打更、調更系統,它機械結構獨特,可利自動裝置,在晚上進行敲更報時,讓古人除了在白天之外,在夜晚也能清楚知道時間,是中外文化及技術交融的重要發明。

圖為北京故宮文物「木樓式時刻更鐘」,出自清乾隆時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文化通識|中國四大名橋是?

趣談中國文化|「連中三元」有多難?

中國文化通識|數字也分陰陽?

中國文化通識|髹漆貼金是甚麽?

相關標籤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