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在老舍茶館喝大碗茶 數十年來仍然2分錢一碗?

編輯︰王子傑

  說起改革開放的標誌,這一間位於北京西城區的「老舍茶館」,堪稱街知巷聞。

  在集演藝、餐飲、休閒於一身的高端場所,喝上一碗依舊是2分錢(人民幣.下同)的大碗茶,老舍茶館的變與不變,見證中國改革開放。

位於北京西城區的老舍茶館是當地地標之一,保留了濃厚的「京味」文化特色,深受歡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改革開放|34年前老舍茶館誕生 大碗茶2分錢一碗

  創建於1988的老舍茶館,得名於中國現代小說家老舍的名作《茶館》。老舍茶館保留了濃厚的「京味」文化特色,品茉莉花茶,聽曲藝名角,客人有老北京、外地遊客,甚至有各國元首,非常熱鬧,重現「大茶館,小社會」的景象。

  1979年後,國家支持城鎮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發展的政策出台,允許多種經濟形式並存。在首都北京,各街道也紛紛興辦集體生產服務事業,促進城市經濟發展。

  「老舍茶館」的創辦人尹盛喜當時是街道辦事處幹部,他發現熙來攘往的天安門廣場,周邊除了有幾處拍照小攤檔之外,卻連個休息喝水的地方都沒有。尹盛喜靈光一閃,認定如果經營茶水攤生意,必定可以大賺。

  尹盛喜毅然辭職,帶上十多名伙伴經營茶水攤,並將東拼西湊得來的1,000元,購置了6個茶壺、7斤茶葉和100個藍邊大花碗,再加上幾張桌子和幾把小板凳。同年6月,老舍茶館的前身「青年茶社」正式開張。一個大碗茶只需2分錢,非常解渴爽口,開張第一天銷售額是60.08元,足足是3,000多碗。

老舍茶館的前身「青年茶社」,是當年天安門行人的休息解渴好去處。(網上圖片)
老舍茶館的大碗茶,從開業至今一直都堅持只售2分錢。(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老舍茶館享負盛名 城鎮集體經濟成功例子

  數個月後,尹盛喜將賺到的錢擴展生意,除了大碗茶之外,亦售賣食品、生活用品、手工藝品、珠寶玉器等其他商品。1984年,尹盛喜成立「北京大柵欄貿易公司」,3年後改名為「北京大碗茶商貿集團公司」,遠在海南、深圳都有分公司。

  到了1987年,北京大碗茶商貿集團公司已成長至擁有2間分公司、14間門市、600萬元固定資產,年營業額達5000萬元以上的大型集體企業,成績斐然。

  最輝煌時,尹盛喜的公司被譽為北京城鎮集體經濟的榜樣,他本人更因此成為北京市勞動模範,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並連續兩次當選北京市人大代表。

尹盛喜(左一)創辦老舍茶館,30多年來見證中國的改革開放。(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老舍茶館復興傳統文化 向外國人說中國故事

  在1980年代末期,流行音樂在中國掀起熱潮,傳統文化受衝擊。尹盛喜為了重建傳統文化,創辦老舍茶館。老舍茶館頭幾年經營慘淡,經常入不敷出,年輕人喜歡舶來品,老人家又覺得要到茶館聽看戲聽曲消費太高。

  幸運的是,尹盛喜要復興傳統文化的善意,使老舍茶館得到許多藝術家免費站台表演。漸漸地老舍茶館的表演闖出名堂,愈來愈多客人慕名而來。老舍茶館的成功,甚至使沉寂一時的北京曲藝再煥生機,吸引「封口」多年的名家名角重出江湖,有相聲表演大師馬三立、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駱玉笙、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維康等。

  一時之間,老舍茶館備受文化界推崇嚮往,冰心、瓊瑤等也曾經是座上客。

  隨着改革開放,愈來愈多的外國人前來中國。老舍茶館的名氣甚大,不僅是文人墨客品茗話事的場所,更是呈現最原汁原味京味文化給外國人的最佳地點。老舍茶館因此成為北京地標,專門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許多外國元首,例如前美國總統老布殊、前國務卿基辛格、前德國總理科爾、前俄羅斯總理普里馬科夫、前新加坡總理王鼎昌等,都有將老舍茶館列入訪華行程之中。

老舍茶館的善意及成功,使它深受文人雅士歡迎。圖為相聲表演大師馬三立(左一)、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駱玉笙(右一)、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維康(左二),曾經與尹盛喜(右二)在老舍茶館進行聯誼活動。(網上圖片)
1994年1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老布殊訪華期間,行程其中一站就是到訪參觀老舍茶館。(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老舍茶館轉型改革 大碗茶起家不忘本

  故事還未完,老舍茶館去到第二代掌舵人女兒尹智君接手的時候,她發現年輕人對傳統大碗茶和傳統曲藝表演興趣不高,就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尹智君將傳統樂器與現代音樂結合,又特聘專家革新節目,將老老舍茶館打造成高端品茶場所。

  但無論如何改革,即使每年都補貼20多萬元,尹智君始終保留只賣2分錢的大碗茶,「我們就是賣大碗茶起家的,不能忘本。茶攤不能沒,茶葉不能次,價格還永遠是2分錢一碗。」

  數十年以來,老舍茶館的大碗茶依舊是當年的味道,北京有大大小小無數間茶館,只有這裏是2分錢一碗。

  老舍茶館的大碗茶,一直見證中國改革開放。

老舍茶館至今仍有售賣2分錢一碗的大碗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上海證券交易所誕生記 從第一個股票到第一間證券交易所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中國電子第一街 華強北見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更新迭代

改革開放|中關村發展史 從不起眼小村莊到「中國矽谷」

改革開放|由一孩到三孩政策 衝擊新生代生育觀念

改革開放|上海證券交易所誕生記 從第一股到第一間證券交易所

改革開放|中國電子第一街 華強北見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更新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