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七件事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總是認同「知識改變命運」。為此,家長們都很重視孩子的學業,都會想方設法令自己的孩子學業精進。

  接照中國傳統習俗,家長在孩子開學前亦會做足「開學七件事」,希望考生勤奮用功,一舉高中,金榜題名,得到好意頭。所謂的「開學七件事」就是指在開學前準備多種食材,取其諧音,祝福學生聰明伶俐,學業進步。

  食材包括:芹菜,代表勤奮;蒜,代表懂計算;葱代表聰明、開智慧、耳聰目明;菜頭,代表好彩頭;桂花,代表富貴、蟾宮折桂,後者比喻考試上榜;竹筍,代表學業順利;包和糭,代表考試包中。

  值得一提的是,家長要注意在烹煮芹菜、葱、蒜時,萬萬不可加蛋,以免考生考個零蛋。

  延伸閱讀:古時的開學禮 

「廿」為甚麼這樣寫?

  我們寫「二十」,為甚麼又可以寫成「廿」?

  中文大學的網上「漢語多功能字庫」就有精簡的解釋。

  甲骨文由兩個「十」字合併成「廿」,本義就是「二十」。《說文》:「廿,二十并也。古文省。」也就是說,甲骨文「廿」為兩個「十」相連,又或可以寫成「卄」。甲骨文「廿」用作數詞,指二十,《甲骨文合集》曾經出現過:「廿牛」、「入廿」,指貢納了二十(塊龜甲...

念五兩

  假如現在問人甚麼是「念五兩」,可能並沒有多少能夠答得上。「念五両」是甚麼意思呢?

  清朝至民國時,在省城廣州有很多妓寨(院),娼妓盛行,因此有很多跟妓女有關的俗語出現。昔日的恩客不乏與妓女日久生情、而帶走妓女的情況,這種情況經常被人取笑,「念五兩」就是這個意思了。

  為甚麼叫「念五兩」呢?

  「念」又可等作「廿」,「念五兩」又可以稱作「廿五兩」,以一斤為十六両計,「念五兩」就是...

古時的開學禮

  「同學各位找個位,這是你的開學禮!」這首在網上流行多時的粵語流行曲是著名歌手李克勤所唱的《開學禮》,以往每逢9月1日開學日,不少網民便在討論區及社交媒體貼上這兩句歌詞,代表學生們正式在新學年開始校園生活。 

  其實在傳統中國社會,人們對「開學」甚為講究。以古代的概念而言,今時今日的「開學」就是拜師入學。一個人拜師入學是一件十分嚴肅且隆重的事,並會舉行一連串儀式,這一系列的「入學禮」與「成人禮」、「婚禮」及「葬禮」合稱為人生四大禮。

  入學禮儀式禮節多多,有「冠衣禮」,學童們穿上正式的長袍,老師依次為他...

跑馬射蚊鬚

  數年前,在銅鑼灣有一家名為山旯旮的餐廳,店內有一塊巨大的以霓虹光管設計的大字牌,寫上「跑馬射蚊鬚」,到店內的食客都紛紛打卡放在社交平台上,一時成為網紅地標。「跑馬射蚊鬚」是甚麼意思呢?

  形容事情困難重重,會用「難過登天」、「Mission Impossible」,而在上一代廣東人,則有一句頗生動的形容詞 ,就叫做「跑馬射蚊鬚」。

  所謂蚊鬚,其實是指蚊子的腳,因為蚊子身小腳長,小腳看起來有點像胡鬚,所以粵語便說成「蚊鬚」。

  想像一下蚊鬚那麼幼小,即使神射手亦很難用箭射穿,更何...

揚州炒飯原是皇帝吃的?

  香港人喜歡吃的「揚州炒飯」,是用雞蛋、蝦仁、叉燒等食材烹調而成的美味炒飯。揚州炒飯遠近馳名,它的由來有什麼特別呢?

  這道美食的由來有幾個版本,其中一個,相傳是隋煬帝南巡江都(今揚州)時,命人煮他喜歡吃的「碎金飯」,就是雞蛋炒飯,從此揚州人便把金色的雞蛋炒飯稱為「揚州炒飯」。

  也有另一個傳說,揚州炒飯出自民間。早在春秋時期,揚州古運河邗溝上的船民,喜歡用雞蛋炒飯。當時人們會把中午的剩飯留到晚上,加入一兩隻雞蛋...

拜文曲星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學業進步,名列前茅,所以每逢開學考試前夕,不少家長都會帶著子女一同求神拜佛,希望能有好成績。

  之不過,原來拜神並不是「拜得神多自在神庇佑」,而是講究所拜的到底是哪位神仙!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文曲星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四星,名為天權星,是主管文教禮樂、加官晉爵的星宿,在古代就被認為是管理科舉功名。文曲與文昌同屬為福星,代表有文藝方面的才能或者愛好文學及藝術。

  以往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