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中國人吃豬肉變遷史 豬肉曾經是高貴奢侈品?

編輯︰王子傑

  豬肉是中國人餐桌上的常客,非常百搭,煎、炒、煮、炸、炆、燉、焗皆可。但可曾想過,中國也有吃不到豬肉的年代,那段日子,豬肉竟然是最高貴的奢侈品之一。

改革開放前很長一段時間,民眾購物需要持票,要吃到豬肉就要有肉票。(圖片來源:Getty)

改革開放|1斤豬肉有錢也買不到

  早在1954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為應對城市人口急劇增加,中央政府決定實施生豬派購,即強制性行政收購,當有剩餘時農民才能自行出售。層層下壓,加上家庭養豬當時被視為資本主義經營活動,以致豬肉供應非常緊張。

  此外,在計劃經濟年代,人們要憑票購物,要吃豬肉就要有肉票。當時一張肉票只能買到2兩至半斤豬肉,每月限量一張。供應不足,又有肉票限制,豬肉價格極其昂貴。其中一個例子是,1978年時黑龍江的豬肉價格約為1.23元1市斤,較之前的0.8元上漲超過一半,而當地城鎮職工平均月薪只有40至50元。

改革開放|豬肉從吃不到變成有得揀

改革開放後農村生產力解放,農民可以自行將所飼養的小豬帶到市場上出售。(圖片來源:Getty)

  中國在1970年代末推行改革開放,此後豬肉的地位出現翻天覆地變化。改革開放極大地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農村生產力,養豬潮在各地湧現。1980年時,中國的豬肉產量只有1,134萬噸,到了2012年已變成5,444萬噸,增長3.8倍,年均增長5.0%。

  另一方面,受惠於改革開放,中國豬肉產業工業化進程迅猛,現代養豬業也是這時候開始起傳入。大型專業和商業養殖場很快就取代小農,很大程度上以市場取代家庭自給自足的體系。

  供應充足,中國人就能夠吃得上更多豬肉。1980年與2009年的20年間,中國人均肉類消費增長達3倍之多,平均每人每年消費58公斤。其中豬肉在1980年的人均消耗量僅得11.15公斤,到了2017年時已變成約20公斤。

豬肉不只是餐桌上的美味,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明證。(圖片來源:Getty)

  更進一步,過去可以吃的豬肉沒有貴賤之分,能放進口即可,如今則出現了「無公害豬肉」、「三元雜交豬」等各種新鮮事物。

  中國人吃豬肉,從吃不到變成有得吃,再到有五花百門的豬肉種類任君選擇。改革開放不只有中國GDP位列全球第二之類等的宏觀角度,餐桌上的美味豬肉菜餚,也是人們親身細味國家富強成果的另類視角。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港商胡應湘推動建設廣深高速 造就珠三角「黃金通道」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90年代的網吧熱潮 帶動電競館和電競酒店誕生? 

改革開放|旗袍經歷沒落及復興 從日常服飾到中華文化符號

改革開放|深圳地標蓮花山公園 鄧小平銅像見證歷史

改革開放|港商胡應湘推動建設廣深高速 造就珠三角「黃金通道」

改革開放|90年代的網吧熱潮 帶動電競館和電競酒店誕生?

改革開放|首個全國大城市率先解決「吃魚難」 新鮮活魚如何「攪動」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