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義烏小商品市場蛻變史 世界小商品之都始於「雞毛換糖」

編輯︰王子傑

  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是全球最大小商品批發市場,凡是在中國從事小商品生意的人,都知道可以在這裡找到品種最全、價格最便宜的小商品。

  義烏國際商貿城前身是義烏小商品市場,義烏從「雞毛換糖」到蛻變成世界「小商品之都」,它的發展歷程可說是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史的縮影。

義烏從「雞毛換糖」蛻變成世界「小商品之都」

義烏博物館展示的「雞毛換糖」木雕作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義烏地少人多,在資源匱乏的年代,當地人會紅糖熬成糖塊,或者用針、線、鈕扣等小物件,來和別人交換可作肥料的雞毛等日常生活必需品。「雞毛換糖」就是義烏小商品市場的起源。

  但在改革開放前,計劃經濟下的中國,經濟發展進程受到極大制約。一方面社會上充斥各式各樣糧票、油票、豆腐票,一般人難以買到東西;另一方面國家嚴打「投機倒把」,將低買高賣這種市場經濟最正常不過的經濟活動,形容是「資本主義的尾巴」,必須「割」掉,就連「雞毛換糖」也不例外。

  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國家正式確定「改革開放」方針,由此起中國經濟開始由計劃計濟轉向市場經濟。彼時,在義烏「雞毛換糖」始獲官方允許,工商局發放臨時許可證。但當時的體制和社會思潮並未完全進步,雖然可以「雞毛換糖」,但是擺攤做生意還是會被定性「投機倒把」,會受到工商部門圍追堵截。

義烏小商品市場在全國率先開放

  義烏成為中國改革先鋒的故事,要數到1982年5月的一天。新任義烏縣委書記謝高華在縣委機關大院外,被時常因擺攤被圍堵的農婦馮愛倩攔住,馮愛倩責問政府為何不讓老百姓擺攤謀生計。謝高華其後進行調研考察,認為「搞活市場」正是符合中央的精神原則,面對當地不少幹部怕擔責任,顧慮重重,謝高華更毅然表態「開放義烏小商品市場,出了問題我負責,我寧可不要烏紗帽!」

  1982年9月5日,第一代義烏小商品市場開放,一時之間,大批擺攤者從周邊縣市湧到義烏。義烏小商品市場在全國率先開放,成功搶佔商機,在同年底時已有30多個大類2,000多種小商品進駐,吸引全國10多個省份的客商前來採購。

謝高華不畏艱難搞活市場,「出了問題我負責,我寧可不要烏紗帽!」,造就義烏成為世界「小商品之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1982年9月開業的第一代義烏小商品市場。(網上圖片)

  及後中央發布《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義烏小商品市場再度迎來春風。1984年12月,第二代義烏小商品市場建成並投入使用,從露天搬進室內,攤位數量也增加至1800多個。

  改革開放40年來,義烏小商品市場已經歷8次搬遷、10次擴建,如今是擁有營業面積550多萬平方米的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提供7.5萬個商位,經營26個大類、180萬種商品,日均客流量多達21萬人次。

  此外,義烏更是全國唯一設立海關的縣級市,每天都有超過1,000個貨櫃從這裏始發,將商品運往219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商品之都」。

義烏國際商貿城是全球最大小商品批發市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加大改革開放力度西部大開發20年經濟躍進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首個合法商戶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改革開放|「一陣不如去唱K」 卡拉OK開啟全民娛樂時代

改革開放|像警察又不是警察 深圳誕生中國第一名保安員

勞動節|合同制的前世今生 改革開放打爛鐵飯碗是好事?

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縮影 細看結婚「三大件」變遷

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