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來之 則安之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能遇上突然發生大事,人們會用「既來之,則安之」一語來作出安慰。既然來了,那就安心去面對它吧!

  這話出自《論語·季氏》:「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意思是我們既然把這些人招撫過來,就應該想方法讓他們安心留下來。

  原文的意思,跟我們現在的解釋不盡相同,但也有相類近之處,就是既然事情發生,就安心接受它、面對它。

  有時候面對一些突如其來的事情,我們會變得措手不及、心亂如麻,甚至精神過度緊張、寢食難安,但細想一下,這些情緒根本對事情於是無補,適當地調節自己,既然來了,就安然面對,用平常心對待,往往有不錯的結果。

人望高處 水向低流

  「人望高處,水向低流」指的是人要保持向上的志氣,正面積極來處理所有事情,相反,人不應像水那樣,只向下方流去。

  這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句是相同的。人希望提升自己的,而水向低流則是一種自然的規律,在重力的帶動下,水自然往下流。

  例如在某公司工作多年,職位與薪酬也只屬一般水平,當有獵頭公司以高職厚薪招徠,在「人望高處」的推動下,自然也想轉換環境,到新公司獲取更高職位及薪酬。所以有一句俗語是「魚不過...

好事不出門 壞事傳千里

  向善的好事不容易傳揚出去,壞的事情卻傳得很快、傳得很遠,所以也著大家做人處事應小心行事,一有行差踏錯,就很易街知巷聞,恨錯難返。

  此話出自《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細》:石城縣把這件事當做新聞,沿街傳說。正是「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這句話也可以寫成「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好事不出門,醜事傳千里」。

  中國人天生內斂、謙卑,對自己所做的好事一般不會自誇自擂,傾向低調處理。相反,有人做了壞事,就很容易成為別人針...

欲加之罪 何患無辭

  原句是這樣寫的。《左傳·僖公十年》:「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要想加罪於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可隨自己意欲,誣陷別人。

  春秋時代,晉國獻公死後,晉大夫里克先後把兩個國君奚齊、卓子及大夫荀息殺死。由於晉國沒有了國君,早前逃到秦國的夷吾,在秦、齊兩國的幫助下回到了晉國,成為晉惠公。

  他在即位之後,欲把里克殺掉。殺里克之前,晉惠公派人對他說:「沒有你,我是沒有機會當國君的,但你一連殺死兩位國君和一位大夫,做你的國君,...

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於江湖

  「相濡以沫」原指魚兒在乾涸環境中,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濕對方的身體,以保住性命。原來這句成語之後,還有一句更具大智慧的說話。

  「相濡以沫」在後世用以比喻朋友、夫妻在困難的處境中,互相扶持及幫助,感情更進一步昇華。

  例如他們私交甚篤,並稱兄道弟,原來二人曾共同度過一段相濡以沫的艱苦日子,所以感情深厚。

  「相濡以沫」後面還有一句:「不如相忘於江湖」,意思是泉水乾了,魚兒吐沫互相濕潤,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裏去更自由。比喻一...

相關標籤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春雨貴如油

  踏進春天,大家可能對濕悶的天氣感到煩悶,不過對農夫來說,春雨是非常可貴的,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

  這種說法在宋朝已出現。宋《景德傳燈錄》卷一道:「春雨一滴滑如油。」古時油是一種貴價的生活用品,因為油能夠點燈、煮菜、生火、取暖,是賴以生存的用品。

  春天下一場雨,是喜雨,能潤澤大地萬物,像油一樣重要。

  明代《春雨》也有說:「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滑倒解學士,笑壞一群牛。」可以看到古人對春雨...

「君子用世 隨大隨小」下一句是?

  我們形容做人要盡力、負責任,在古代便有一句名言:「君子用世,隨大隨小,皆全力赴之」。

  君子用世,就是為世所用的意思。在世做事,要的是積極投入的態度,無論做大事也好,小事也好,都要竭盡全力,做到最好。這就是君子應有的態度。

  原句出自魏源的《默觚 · 治篇》,而這位魏源是何人呢?

  魏源 (1794-1857),原名遠達,字默深,湖南邵陽人,是晚清著名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他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