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西方優渥生活回國效力 華羅庚:為了國家民族

編輯︰許可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早年兩度到歐美做研究,但在民族和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他都義無反顧,馬上放棄海外優渥待遇,回到自己的國家效力。1950年他回國途中發表的公信,裏面「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等句語,更鼓舞了無數當時處於彷徨和徘徊中的海外學子。

華羅庚任教西南聯大 破格直升教授

   上世紀30年代,只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獲破格聘為清華大學講師後,又被清華推薦到劍橋大學做訪問學者。這期間中國全面抗戰已經開始,很多人認為華羅庚會謀一份教職,留在英國過安穩生活(當時歐戰還沒開始),但他卻在1938年進修完畢後馬上回國,決意與同胞共赴國難。

  延伸閱讀:中國數學之神 華羅庚自學成才

華羅庚在抗戰中回國,與同胞共赴國難。抗戰勝利後,他再次出國,到美國做研究。(網上圖片)

  此後數年,華羅庚在西南聯大(由南遷的北大、清華和南開合組的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挺起教育的脊梁。

  在西南聯大時期,華羅庚再獲破格直接聘為教授,但在烽火紛飛中,他和家人的生活還是艱難無比,甚至一度在中學兼課,以維持生計。對當時的生活,華羅庚後來這樣形容:「全家住在兩間小廂房裏。食於斯,寢於斯,讀書於斯,做研究於斯。晚上一燈如豆。」

遇空襲險死 華羅庚戰火中完成巨著

   在第三個兒子出生時,華羅庚甚至窮得沒法讓妻子進醫院,只得請女兒同學做醫生的家長來接生。這個孩子後來叫做「華光」,華羅庚為他取這名字,一來是盼抗戰早日勝利,中華重光;二來是因為家裏的錢已「花光」了(在普通話中,「華」與「花」發音一樣)。

抗戰期間華羅庚一家生活艱難,經濟拮据。圖為華羅庚一家在昆明的合照。(網上圖片)

  生活艱苦也罷了,在戰爭環境下,西南聯大的師生還常有生命之虞。當時援華的美國「飛虎隊」總部就在昆明,當地便成了日軍轟炸目標,空襲連綿不斷。據華羅庚的長子後來憶述,有一天敵機投下炸彈,防空洞被炸塌,父親被活埋,幸虧剛巧有兩個學生在附近,馬上過來挖土,讓父親的頭部露出來維持呼吸。直到敵機飛走後,大家才把華羅庚拉了出來,「他長衫的下半截全都沒了,還吐了一口血」。

  不過這個艱難時期,卻也是華羅庚學術研究的顛峰,他寫出一生最重要著作、也是20世紀最經典數論著作之一的《堆壘素數論》,在烽火路上完成了一個數學大師的蛻變。

華羅庚公開信 鼓舞徘徊中的海外學子

   抗戰勝利後,華羅庚再次出國,到美國訪問和做研究,還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享受優厚的待遇和絕佳的研究條件。但他總希望為國家出力,所以無時無刻關注着中國的變化。新中國成立後,他決定再回去,用知識貢獻自己的國家。

新中國成立後,華羅庚決定回國效力,並先後出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等職。圖為1958年他與國家領導人毛澤東握手。(網上圖片)

  華羅庚是1950年初帶着家人從美國啟程。途經香港時,他寫了一封《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朋友們,梁園(指繁華快樂的地方)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鬥!」

  這段激動人心的宣言,後來由報紙和無線電波傳開,鼓舞了無數處於彷徨和徘徊中的海外學子,更多留學生與各方面的專家,緊隨着華羅庚的腳步回到新中國參與建設。時至今日,這封公開信中的句語仍然是經典。

  延伸閱讀:華羅庚:我願一輩子從實以終

華羅庚除了數學外,對中國的電腦發展亦有重要貢獻。圖為晚年旳華羅庚。(網上圖片)

 

為工業找石油 為「兩彈」尋鈾礦 中國地質力學奠基人李四光

七一勳章|全球首位慣性導航博士 陸元九一生貢獻中國航天事業

隱姓埋名研發核潛艇 黃旭華30年沒回家

包攬中國航天4個「第一」 神舟之父戚發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