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剛難忘阿勒泰圖瓦人的神奇樂器演奏

編輯︰黃皓頤

   阿勒泰是新疆最北的重要城市,飛機可以直達,人口中哈薩克族佔頗高的比例,但一般哈薩克人都能說流利的漢語。

跟8歲女孩背唐詩

到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區旅遊,遊客都會前往風景優美的喀納斯湖,欣賞美麗的湖光山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們去阿勒泰是為了看喀納斯湖。但我重要的收穫之一不是看到了美麗多色的湖水,而是去看湖的路上和導遊的小女兒聊天。這位導遊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子弟,自己開一輛越野車做散客的生意。我們出發的前一刻,他問能否讓他的女兒也跟去,並說她很乖,不會打攪我們。反正車上有空位,我們就同意了。

  上車一看,是個聰明秀麗的小姑娘。在幾個小時的路途中我們發現這小姑娘知識挺豐富。說着說着,我們兩個長者和這個八歲小姑娘居然背起唐詩來了。三個人輪流,你一句我一句地背,這小姑娘居然大都撑了下來。

  從我們在阿勒泰的經驗看,擔心中華傳統文化將會被侵蝕弱化的人,恐怕太悲觀了!

  延伸閱讀:張信剛:伊寧霍爾果斯受惠「一帶一路」

會說突厥語的圖瓦人

中國圖瓦人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以遊牧、狩獵為生。近400年間,他們大多定居於新疆阿勒泰喀納斯湖畔,勇敢強悍,善騎術和滑雪,也能歌善舞。圖中是居住在白哈巴村的圖瓦人,在家中用古老的「蘇爾」吹奏樂曲。蘇爾的外形有點像笛子、蕭,是靠牙齒和嘴唇的振動發出聲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喀納斯湖的幾天還有另一個收穫:我接觸到了中國境內的圖瓦人。

  喀納斯湖位於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蒙古四國的交界地區。那一帶的圖瓦人生活習慣受到蒙古人的影響很深,卻仍然說突厥語言。大多數圖瓦人住在俄羅斯的圖瓦自治共和國(即唐努烏梁海),也有一些住在蒙古國西部。

  我過去從沒有見過圖瓦人,也不知道新疆有圖瓦人。我們參觀了他們的幾個帳篷,聽了一次神奇的樂器演奏。一點陣圖瓦樂師能夠把一片蘆葦似的微小樂器放在嘴裏,吹出兩種不同但又和諧的曲調,像是演奏巴哈的賦格(fugue)。巴哈的賦格要用十個指頭彈琴鍵,而圖瓦人的小簧片卻只要含在嘴裏,用舌頭和口唇來控制,就能吹出不急不緩的悠揚樂聲 。

  延伸閱讀:絲綢之路︰昨日、今日、明日

  結語

  「我到新疆去」的故事其實還沒講完。只要有機會,我會繼續童年的舊夢想,再去體驗新疆的新現實。(八之八)

 (經作者授權,轉載自張信剛《文明的地圖》,標題經編輯整理)

張信剛看古文明國家──中國印度伊朗的獨特性

張信剛看中國古文明 儒道佛思想最具代表性

張信剛:伊寧霍爾果斯受惠「一帶一路」

張信剛看伊斯蘭文化中心——喀什的30年現代化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