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香港文化變遷 製衣女工沉醉「穿針引線」

編輯︰昭仁
撰文︰穎儀
攝影︰穎儀

  「我不得不選製衣。」郭杏蓮 (杏姐) 兒時只接受了6年教育,加入製衣業做女工是她年輕時唯一選擇。她家裏共有6兄弟姊妹,家境貧困,母親體弱。那個年代的香港文化比較重男輕女,排老二又是大女兒的她,自小就肩負幫忙養家的責任。香港輕工業在40年代末起飛,紡織業及製衣業相繼興起,是當時香港文化的印記,10歲出頭的杏姐,在家樓下學會簡單縫紉技巧後,順利在附近的製衣廠找到工作。從鈒骨慢慢學會縫製整件衣服,杏姐逐漸成為車間高手,身價大幅提升。  

杏姐10歲出頭便學習簡單縫紉和車衣,是香港老一輩製衣女工。

香港文化同舟共濟 享受「做工廠妹」的日子  

  舊日在工廠內工作的女性,不時被稱為「工廠妹」,杏姐指她不介懷這個稱謂,亦很享受在車間工作的平凡日子。單是回想起往時一班工友用膳,就已經夠她說個不停: 「有時候我們的午飯會包伙食,有些人會踩單車用布袋包住幾盒食物,然後送上去你工廠。我們10個人包飯食,我們就走去開枱洗碗,然之後就食3道餸然之後就有個湯。如果下雨,那些湯又會愈來愈多,因為雨都淋進湯裏去,所以下雨時,那些湯我們就不敢飲。」  

杏姐不介意被稱作「工廠妹」,亦很享受在車間工作的平凡日子。(圖片來源:Getty)

  杏姐表示,當年工友的感情都很好,她說:「以前的人較單純,大家一起車衫,教你車䄂快啲, 那就不用加班到很晚;員工經常都會一起玩,如果我們把貨全部車好,星期日不用上班,又會好開心,可以去旅行。」她們一大班工友,有時就會包一架大旅遊巴,帶同食材及大鍋到新娘潭燒烤及煲糖水,彼此之間同舟共濟是香港文化和精神的體現。 

杏姐與車間一眾工友建立起深厚友誼,彼此間同舟共濟、樂也融融。(圖片來源:Getty)

  在車間工作除了為她帶來一段段友誼,最令她高興及自豪的,是她可以利用自己手藝,在兒子小時候,親自為他縫製西裝,讓他帥氣過年。「車嘢」日漸亦成為她最熱衷的事。  

香港文化靈活變通 香港人因時制宜  

  可惜製衣業走過七、八十年代的高峰後,工廠開始遷移內地,對車衣工人需求減少。杏姐憶述踏入90年代初,工作量大幅減少,她只有少量貨需要拿回家車。不過她認為香港是個充滿機遇的地方,一扇門關閉,又會有另一扇門為你打開,後來她以自己對時裝服飾的熟悉程度,趁機轉做時裝批發,一直至2015年。經朋友介紹,她來到南豐紗廠CHAT六廠參與成為導賞員,以及為駐六廠設計師用縫紉機製作不同作品。  

本地製衣業風光不再,但杏姐仍心繫製衣和時裝,她在南豐紗廠當起了導賞員,同時協助設計師車縫不同作品,在新崗位繼續「穿針引線」。

  由初出社會工作,至退休這40多年來,她的生活都離不開製衣及時裝。作為香港製衣野的其中一位見證者,面對香港文化變遷及角色轉變,她樂此不疲,從中尋找自己的定位。她的工作由縫紉開始,兜兜轉轉現在又重回基本,為自己的興趣工作,或許這就是她目前最享受的事: 「做了那麼多年,自己最熟習的就是車嘢,我沒甚麼擅長,不論要車甚麼,總之你要求,我都可以車到出來,所以我覺得好滿足。」  

殘障網店店長 被中國經濟改寫人生

一元抗癌廚房走紅中國新聞

前國家隊乒球手高禮澤培養香港幼苗 

當代中國鄉村教師:把1645名山區女孩送入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