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論中國治國理念:關注民情國情 完善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編輯︰黃皓頤

   我們回到前面提出的改革能力比較的問題。西方民主模式把重點放在形式和程序上,好像只要有了正確的形式和程序,一個國家就可以萬事大吉、一勞永逸,結果西方民主模式日益顯得教條和僵化。

張維為:西方難審視制度弊端 中國探索民情不斷改革

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是由選民直接選舉。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全國人大代表,就由相應省級人民代表大會間接選舉產生。他們都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在經濟、政治及其他社會生活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天西方民主制度很難進行改革,不僅是因為西方國家沒有整體利益黨,而且他們沒有政道思維的傳統,難以從更大、更高的目標出發來審視自己制度存在的各種弊端,導致各項改革很難推進。

  與此對比,中國始終把重點放在目標和結果上、放在政道上,所以可以大膽探索符合民情國情的民主形式和程序,並通過改革使之不斷完善。這條道路可以說是愈走愈寬廣。

  今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這個問題的決定,展示了中國人的政道和政體觀。

  在政道層面,這個《決定》明確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為了從制度上保證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和國家統一。

  延伸閱讀:張維為論中國治國理念:政局穩定 人民團結 生產力持續

張維為:中國實現良政善治 改革能力比西方優勝

張維為表示,「國家治理能力」對很多人來說,感覺很遙遠。他們認為只有領導人和官員才會特別關注,但其實它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例如出生後會面對公共醫療、健康方面。這是日常生活中的社會秩序,跟社會治安管理能力關係密切;都是國家治理能力的範疇。圖為北京一家中醫院內,民眾在櫃檯前排隊取藥。(圖片來源:AP)

  我們要在政體層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然後這個《決定》在政體層面高度肯定了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的13個顯著優勢。其中任何一個拿出來,都是一系列經得起國際比較的精彩中國故事,在充分肯定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的優勢基礎上。《決定》又明確提出我們應該堅持甚麼、完善甚麼,而且制定了實現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間表。

  總之,從歷史比較來看,中國政治思想注重把政道先搞清楚,然後從政道出發來探索政體,這是一種偉大的智慧。

  以民主為例,西方把民主幾乎等同於程式民主,即所謂多黨制加普選制,而中國則更關注實質民主。關注民主所要服務的目的,即實現良政善治,並從這種政道的追求出發,不斷探索符合自己民情國情的具體的制度安排。這種中國人的政治智慧,不僅使我們獲得了明顯高於西方的改革能力,也豐富了人類政治文明。

  延伸閱讀:張維為看中國崛起 悠久歷史傳承的治國理念

張維為:社會失政道智慧 變成「亂、謊、憂」

張維為指出,讀書屬於教育事宜,跟社會治安管理相關,也是反映國家治理能力。圖為2021年6月7日中國超過 1,000 萬高中生參加為期兩天的年度高考。(圖片來源:AP)

  世界上不少地方有一個習慣,每年年末要評選出一個字來概括過去一年的狀況。台灣地區在2019年代表字的評選結果,是「亂」字拔得頭籌,第二名是撒謊的「謊」,第三名是憂慮的「憂」。「亂」字的推薦人士之一是著名電影導演李安,他談到選「亂」字,很明顯台灣到處繃得很緊,他希望大家汲取教訓,最終有一年可以做到「和」這個字,和諧的和。

  從今天政道的話題,我們可以這樣說,當一個社會失去了政道的智慧,只會在政體裏面打轉的時候,這個社會可能也就失去了對「人間正道」的整體把握,結果往往就是「亂、謊、憂」三個字。

  今天世界上不單是台灣地區,而且美國、英國的西方大國情況,其實也差不多。(三之三)

  (轉載自《這就是中國》第52期,標題和內文經編輯整理)

張維為看亞洲價值觀 人民國家福祉比民主重要

張維為看亞洲價值觀 勞動勤奮是成功基石

張維為論中國治國理念:政局穩定 人民團結 生產力持續

張維為論中國治國理念:從人民整體利益出發

中國崛起|張維為憶鄧小平談中國發展經驗 按國家情況制定政策

張維為:歷史證明鄧小平「領導集體」論對中國的影響力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發展遠超印度 毛澤東鄧小平帶動變革最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