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第一間民營餐廳 由吃不飽到美食大國

撰文︰華思齊

  外出用膳,今天來看小事一樁,但在改革開放初期,卻是城中熱話。

改革開放第一間民營餐廳 全城熱議

  1980年10月7日,中國剛改革開放,《北京晚報》一則新聞吸引大眾目光:「本城區第一家個體經營的悅賓飯館今天開業……目前經營米飯、炒菜,以乾靠鴨為主,有香酥鴨、鹽水鴨、葱油白鴨、燒燕鵝等七種風味食品,還有清蒸活魚、紅燒元魚等。」

昔日報章記載了改革開放後,首家個體經營飯店營業的消息。(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後 鼓勵個體經濟發展

  那時中國剛步入改革開放,能吃飽肚子已算不錯,怎還奢望上館子吃飯?再者,當時北京市面餐館大都是國營飯店,一道肉菜就索價兩塊多(人民幣,下同),對於人均月入才5、60元的老百姓來說昂貴得很。因此,當人們知道王府井的老胡同搞出一家民營飯館,都很好奇是怎樣一回事。

  80年代改革開放,上山下鄉結束,約1,400萬名知青返城,求職需求殷切,國家開始大力鼓勵個體經濟發展,各地可根據當地市場需要,批准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閒散勞動力做小生意。

作為改革開放後中國首間民營餐廳,悅賓飯館開業的消息很快登上國際新聞,不少外國記者及大使館職員來光顧。圖為劉桂仙與外賓的合照。(網上圖片)

批出3個月臨時執照 創改革開放先例

  郭培基和劉桂仙夫婦,是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向北京工商局申請經營個體飯店的個案。時任北京市東城區工商局副局長靳雲平憶述,當時國家只曾向從事修理、服務及手工業的個體戶發營業執照,未有發餐飲執照的先例。

  一般而言,這類個案可能無疾而終。然而,郭氏夫婦誠懇的態度打動了靳雲平,「劉桂仙給我的印像很深刻,別人問問沒結果就回去了,她一個月每天都來工商局問執照的事情,有耐性有決心。」其後靳雲平親身家訪,發現郭家一窮二白,5名子女待業,一個人平均也沒一張棉被,於是跟領導商量,決定給予特別批准,發了一張3個月的臨時餐飲執照給他們,成為改革開放後的先例。

  延伸閱讀「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多地民眾緬懷道別

這是悅賓飯館1980年改革開放後辦理的臨時執照,申請人郭鴻利是郭氏夫婦的兒子。(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首家民營餐廳 民眾紛湊熱鬧

  執照有了,可是食材何來?要知道計劃經濟年代,柴米油鹽一律憑票購買,還有電冰箱呢?一台冰箱可要上千元啊!他們哪裏負擔得起?

  多得工商局為他們開路,請糧食局批油糧、為郭家作貸款擔保,改革開放後首家民營餐廳「悅賓飯館」終於開業。小餐館由他們自住的平房改建,廚房用借來的磚頭木材搭成,灶頭以烤蕃薯用的汽油桶改裝,再添置4張舊桌和15張椅,萬事俱備。

  1980年9月最後一天,劉桂仙拿著僅餘30多元在街市買了4隻鴨(當時唯一不用票券購買的肉食),做成香酥鴨、麻辣鴨、八寶鴨等菜餚試業,賣1元一份。當時郭培基仍在單位上班,回來發現胡同擠得水洩不通,以為出了甚麼事,到家才發現餐館座無虛席,門外都是看熱鬧的人。開業首天,悅賓飯館就做了50元生意,幾乎是郭培基一個月的工資。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首家西餐廳 3個月工資吃1頓飯

改革開放初期,悅賓飯館開業初期,吸引很多民眾來嘗鮮。在餐廳吃一道白菜豆腐才1毫9、一道炒肉絲賣5毫6,兩個人吃一頓飯約1元,比起每道肉菜平均兩元的國營飯店便宜很多。(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經濟蓬勃 民間餐館如雨後春筍

  儘管餐館成績令人鼓舞,但前衞的謀生方法亦為他們帶來輿論壓力。當時中國才剛改革開放,郭培基說當時經常遭人在背後指罵,說他們「資本主義復辟」,甚至女兒婚事都差點受波及。

  後來國務院頒布文件,為改革開放後個體經濟發展一錘定音,郭家才不用提心吊膽,冰封多年的民間經濟活動又開始活躍,民營餐館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

  由1980年改革開放第一間餐廳發展至今,外出用膳不再稀奇,環球美食應有盡有。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的《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2018年全國餐飲營業額首次突破4萬億元,由改革開放之初的「吃飯難」,變成吃特色、吃健康、吃享受的餐飲大國。

改革開放後華東水災 安徽江蘇成重災區

當年今日北京申辦奧運成功 舉國歡騰

回顧「1997」香港前途 中英判談的角力

西氣東輸 僅次三峽大壩的中國超級基建

改革開放|廣州老字號服裝店「昌興」大有來頭 從個體戶做到全國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