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總設計師李金城:建成天路 此生無憾

編輯︰許可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眾多舉世矚目偉大工程亦相繼落成,青藏鐵路就是其中之一。它建設難度高,但改變了西藏隔絕的狀態,對中國經濟建設,乃至國防安全有重大意義。為了完成這條鐵路,總設計師李金城在高原上堅守多年,犧牲了家庭、失去了健康,甚至險些命喪無人區。不過他始終認為,只要修成天路,便此生無憾。 

李金城20多年風餐露宿 

  李金城1963年出生,17歲從甘肅蘭州考入上海鐵道學院,畢業後由基層綫路勘察員做起,在野外工作、風餐露宿的生活一過就是20多年。他曾參與設計西部多條對中國經濟有重大戰略價值的鐵路,更曾遠赴非洲及尼日利亞,協助當地的鐵路技術改造。不過他最滿意的「作品」,肯定是青藏鐵路。

李金城說青藏鐵路是第一流的高原凍土鐵路,是值得後世銘記的偉大工程。(網上圖片)

  青藏鐵路始於青海省會西寧,向西經德令哈、格爾木後轉向西南並翻過唐古拉山脈,再經那曲到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全長1,956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佔近一半,途中穿越戈壁荒漠、沼澤濕地,還有550公里是凍土層。該鐵路的第一期,亦即西寧至格爾木800多公里常規(沒有凍土層)路段早於1958年開工,但因技術和中國經濟實力等問題,直到1984年才建成通車,期間有360名施工人員獻出生命。

  至2000年,國家決定展開格爾木到拉薩的第2期工程前期工作。該路段是凍土路段,又要顧及環保、生態等問題,設計和施工難度極大,且沒有任何經驗可參考,曾被西方稱為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就在這一年,李金城作為青藏鐵路初測工作的現場指揮,第一次帶着500多人測勘大軍登上高原;他的團隊擔負全綫八成勘測工作,以確定鐵路走向。 

李金城墮入冰河險喪命

   其中工作最艱巨的一段,是從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安多,至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之間130公里無人區。2000年9月7日,李金城和團隊中20多個身強力壯年輕人,各自備好十幾個麵餅和幾瓶礦泉水,清晨從唐古拉山兵站出發 ,進入無人區勘測。但快要進山時,突然下起大雨,車輛開了十幾公里即陷進了沼澤中。看着前面愈來愈密集的水坑,李金城決定放棄越野車,大家背着儀器,徒步向無人區腹地進發。

青藏鐵路是西藏第一條鐵路,2018年載客量已超過1,600萬人次。圖為青藏鐵路列車駛向拉薩。(圖片來源:中新社)

  雨雪愈下愈大,大家的衣褲都濕透。入黑之後,氣溫跌到零下十幾攝氏度,既寒冷,又疲勞,好些隊員都快堅持不住。李金城只好把隊員召集到一起,希望大家挺住,並扔掉部分食品和水以減輕輜重。

  到翌日凌晨4點,工作總算完成,惟隊伍卻迷路,本身有甲狀腺問題的李金城亦累壞,在過一條小河時腳下一軟,摔在冰冷的河水裏。他這時覺得自可能不行了,已做好犧牲的準備,於是向大家說:「你們先把儀器放下來,我看着,你們爭取盡快走出去,明天再來接我。」隊員們當然不答應,「把你留在這裡,不凍死也要被狼吃掉」,於是跌跌撞撞,硬是把李金城抬出無人區,送到那曲的醫院搶救。

  這次勘測險些要了李金城的命,但他認為值得,因為此行徹底弄清了唐古拉山一帶地質情況,青藏鐵路放棄了原本經海拔5,231米公路山口的選綫,改從30公里外海拔5,072米處翻越唐古拉山,結果里程縮短了5.7公里,爬坡也減少,建設成本節省了8億元人民幣。

  隨後格(爾木)拉(薩)段正式動工,李金城被任命為青藏鐵路的第三代總設計師,這時他才38歲。此後的6年間,李金城每年都在施工沿綫10個月以上,與家人要長期分離,偶爾回家一趟,女兒竟把他叫做「叔叔」。

李金城長駐高原 記憶嚴重衰退 

  終於,青藏鐵路在2006年7月1日全綫通車,結束西藏不通鐵路的歷史,其高原鐵路建設技術也領先世界。之後李金城又擔任青藏鐵路延長線——拉薩至日喀則鐵路(拉日鐵路)的總設計師,繼續把鐵路修到喜瑪拉雅山下的夢想。現在拉日鐵路亦已通車,還將繼續向邊境延伸,最終連接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

李金城為了青藏鐵路累壞身體,後來已不能再上高原工作。(網上圖片)

  因長年在高寒缺氧的高原工作,李金城身體受到很大傷害。青藏鐵路施工期間,他體重由85公斤跌到最低時不足50公斤。2012年青海玉樹大地震,他任抗震救災鐵路建設項目現場指揮,出現突發急性腎衰竭。這一切都令其健康大不如前,看起來似乎比實際年齡老了十多歲,記憶力也嚴重衰退,一些以往的經歷只剩下記憶碎片。

  李金城現在已無法再上高原工作,即使重訪西藏也不是易事。不過他始終不怨不悔:「能建起青藏鐵路,實現幾代鐵路人的夢想,此生已無憾。」

張五常:也無風雨也無晴

從泅渡大陸到世銀副行長!林毅夫把脈中國經濟

桌球觸發靈感 貝聿銘從中國文化領略天人合一建築觀

李書福的堅持與執著 打造當代中國第一輛民營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