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6日

著名國學大師饒宗頤逝世

  2018年2月6日,著名國學大師饒宗頤在香港香港與世長辭,享年101歲。消息傳開後,香港各界無不嗟嘆惋惜和深切哀悼,對饒宗頤一生治學和問道之路致以崇高的敬意。

  饒宗頤,字伯濂、伯子,號選堂,又號固庵,生於1917年8月9日。饒宗頤是廣東潮州人,出身書香門第,其父饒鍔在家鄉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書樓「天嘯樓」,藏書十萬餘卷。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下,饒宗頤雖然自中學退學,未獲得正式學校的文憑,但卻札下了堅實的傳統文化根基。

  1935年,饒宗頤接受中山大學校長鄒魯的禮聘,擔任中山大學廣東通志館藝文纂修一職。1938年,中山大學因日軍南侵而遷往雲南,當時饒宗頤亦隨行,但卻在途中不幸病倒。滯留在香港期間,他先後結識了商務印書館前任總經理王雲五和近現代著名學者葉恭綽,從此正式步入國學研究的大門。當時,他協助王雲五編寫《中山大辭典》,撰《古籍篇名·提要》稿,協助葉恭綽編寫《全清詞鈔》。1949年,饒宗頤移居香港,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國文學系。

  饒宗頤曾先後與錢鍾書、季羨林齊名,學界稱「南饒北季」、「南饒北錢」,他的研究幾乎涵蓋國學的所有領域,而且著述頗豐,出版有著作60餘部,論文400多篇,著述3,000萬言,《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共計十四卷二十冊,超過一千二百萬字,包含專著八十餘種,論文一千多篇。學問遍及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學、楚辭學、史學、敦煌學、目錄學、古典文學及中國藝術史等十三大門類。學者稱其為「業精六學、才備九能」。饒宗頤同時通曉英語、法語、日語、德語、印度語、伊拉克語等6國語言文字,其中梵文、古巴比倫楔形文字,有的在其本國亦少有人精通。饒宗頤是第一位講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學者,亦是第一個系統研究殷代貞卜人物的學者,他更首次將敦煌寫本《文心雕龍》公之於世,是研究敦煌寫卷書法的第一人。

  1962年,45歲的饒宗頤榮獲號稱「西方漢學之諾貝爾獎」的法國法蘭西學院「儒蓮獎」。還榮獲法國文化部文學藝術勛章、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授予的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和國學大師榮銜,以及香港大紫荊勛章。

相關標籤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東方之冠

2010年2月8日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東方之冠」竣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中哥建交

1980年2月7日

中國與哥倫比亞建交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錢之光逝世

1994年2月5日

中國紡織工業奠基人錢之光逝世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劉家峽水電站

1975年2月4日

劉家峽水電站建成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