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祝融号”新发现 火星表面有水活动迹象

编辑︰莫利

  中国的太空探索又传来好消息,发现了火星有水活动迹象。去年5月成功登上火星的“祝融号”火星车,在其著陆区发现了含水矿物。中国科学家据此推断,在“祝融号”著陆区等区域,可能含有大量的可利用水,能供将来载人火星探测的原位资源利用。

“祝融号”新发现有助理解火星气候环境演化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去年5月15日成功在火星北部低地的“乌托邦平原”著陆。

“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区域行驶1年,累计行驶近2千米,获得大量宝贵的科学探测数据。图为“祝融号”在火星表面行走的视频截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中国科学院消息,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洋研究员团队,利用“祝融号”火星车所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等数据,在著陆区发现了岩化的“板状硬壳层”。通过分析光谱数据发现,这些类似沉积岩的“板状硬壳层”,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

  研究团队推断认为,这些硬壳层可能是由地下水涌溢,或者是由毛细作用蒸发结晶出的盐类矿物,在胶结了火星土壤之后,经过岩化作用而形成,这也标志着“祝融号”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利用巡视器上的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

  此前的研究认为,在亚马逊纪时期,火星的气候寒冷而干燥,液态水活动的范围和程度,是非常有限。而今次“祝融号”在地质年代比较年轻的著陆区,发现了水活动的迹象,这表明在“亚马逊纪时期”的火星水圈,可能比以往认为的更加活跃,这一发现对理解火星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团队的这一成果5月11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

“祝融号”准备“冬眠”应对火星寒冬

  根据测量,在火星车所处区域,近期的正午最高温度已降至零下20℃,而夜晚的环境温度,更是低至零下100℃以下。火星的北半球更是将在大约7月中下旬,进入寒冬。

  不过不用担心,“祝融号”也做好了相应的“冬眠”准备。火星车的设计团队表示,目前“祝融号”主要的电力获取、储存和供给,都仍符合设计时的预期,团队针对之后火星车如何度过严冬,亦都做好相应的预案,设计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自主休眠。

“祝融号”火星车的设计寿命是90个火星日,约等于92个地球日。巡视探测期间,火星车按照“七日一周期,一日一规划,每日有探测”的高效探测模式运行。图为动画显示“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为了安全过冬,并且应对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祝融号”有自主休眠等模式,在能源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自动进入休眠模式,直到环境条件逐渐好转,就会自主唤醒,再恢复到正常的工作模式。

  延伸阅读:“天问一号”成功着陆 中国首次踏足火星

  延伸阅读:“天问一号”持续运行 再传回高解析度火星相片

2:18

C919客机国产化比例近60% 期待“中国心”

1:53

升级版“天舟”2023年首发 太空快递运力大增

“天舟四号”成功升空 提前为神舟十四太空人“送速递”

当代中国-航空航天-首次使用“快速返航”创历史中国太空人乘神州十三号成功凯旋!

首次使用“快速返回”创历史 中国太空人乘神舟十三号成功凯旋!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