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1-17
曾亮相东海和台海上空的“双尾蝎”,是近期备受瞩目的中国察打一体(既可侦察,也可展开攻击)无人机,在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它的升级版更挂载12枚导弹作飞行表演,尽显霸气。“双尾蝎”有什么来头?
“双尾蝎”挂载量大 滞空时间长

“双尾蝎”(亦曾为TB-001)是由四川一家企业研发,全长10米,翼展20米,采用双引擎、双尾撑设计,类似二战时期美军的P-38“闪电式”战机。
它起飞重量2.8吨,在无人机中属“重量级”类别,最大任务载荷约1.2吨,最大时速300公里,最大升限8,000米,最大航程6,000公里,最长滞空(在空中停留)时间达到35小时。
延伸阅读:运-20加油机练兵备战 它还有什么不足?

“双尾蝎”原是模块化设计的民用无人机,可用于抢险救灾、地理测绘、气象探测、应急通信、航空物流等方面,顺风速运亦曾用“双尾蝎”,在云南验证空投快递。
当然,滞空时间超长,适合侦察和监视等任务,又能飞上高空,完美超过肩托式防空导弹拦截的“双尾蝎”,军用潜力更受关注。
不出所料,它的察打一体军用版在2019年便首飞,此后还多次公开展示挂载导弹和炸弹能力。
“双尾蝎”配导弹 可打装甲打雷达

报道称,“双尾蝎”可以搭载多种空地导弹,包括20公斤级的AR-2空地导弹;它主要用于打击轻型车辆和杀伤有生力量;80公斤级的AR-4射程有20公里,能摧毁重型装甲目标和坚固工事。
至于100公斤级的AR-3是“巡飞导弹”(一种靠机翼巡逻飞行,再伺机发动攻击的新概念武器),打击距离超过100公里,可在敌方防区外发射;当它进入预定区域后,便自行探测雷达目标信号,然后作俯冲打击,尤其适用于攻击敌方火控雷达,撕破防空体系。

据悉,2011年8月,解放军的“双尾蝎”曾出现在台湾西北方向的东海上空;2022年7月和8月,它又现身宫古海峡、台湾以东等海域上空,日本方面还拍摄到其照片;同年9月,“双尾蝎”再现身台湾海峡北段。
值得注意的是,“双尾蝎”仍在不断改进;2019年,亦即是军用版首飞的同一年,升级版的“双尾蝎A”也面世。
从双引擎到四引擎 “双尾蝎”升级

“双尾蝎A”增加了一部后置引擎,令最大时速增至380公里,最大升限增至10,000米,最大航程和最长飞行时间分别增加到8,000公里和40小时。
它的任务载荷也提升到1.5吨,可挂载更多导弹或炸弹,有更佳的火力持续性。
在2022年的珠海航展,“双尾蝎”家族的多款无人机均有亮相,备受瞩目的“双尾蝎A”更作了飞行表演,其中一场它挂载着多达12枚导弹,杀气腾腾。

至压轴的一场表演,“双尾蝎A”则改挂两架小型无人子机加8枚导弹;该款子机翼展1.6米、机长3.5,最大航程可达到1,000公里,令“双尾蝎A”的工作范围再扩大。
另外,2022年在珠海航展展出的“双尾蝎”家族,还有最新款的“双尾蝎D”,它是全球首款4引擎大型无人机,具备了更大装载空间和能力。至于“双尾蝎D”是否会像“双尾蝎”一样衍生出军用版,大家拭目以待。
延伸阅读:珠海航展开幕 多款空军装备首次亮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