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3-06
“油炸鬼”一词源自南宋奸臣秦桧害死忠臣岳飞后﹐民间以麵团放进滚油狠狠炸熟,代表把秦桧夫妇杀死。然而,广东话“隔夜油炸鬼”却是与这份爱国情怀无关。
广东话“隔夜油炸鬼”,是与广东人对美食的高要求有关。
即炸即食的油炸鬼鬆脆可口,但存放了一夜之后,因为吸收了水气,油炸鬼变软和“油淋淋”﹐不再可口。
于是,“隔夜油炸鬼”是形容某人没有朝气,做起事来死气沉沉,就像“没有火气”的油炸鬼一样,失去没朝气活力;这个词亦可形容某人没有脾气,但当中带有贬义。例如这名具备才能的青年人曾经充满抱负,但总是怀才不遇,在职场上处处碰壁﹐如今他已失去昔日的朝气和坚持,就像“隔夜油炸鬼”。
北方亦有俗语“老油条”(回锅翻炸的油炸鬼﹐北方称油炸鬼为油条),指虽然经验丰富但处事过份圆滑的人,不思进取及工作效率低,是一个不好的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