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级高铁时速1000公里 或世界最快

编辑︰许可

  中国铁路大国,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已在神州大地上运行,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亦已试验成功,而科研人员下一个目标,是在真空管内以1,000公里时速飞驰的中国超级高铁;中国超级高铁也可能成为世界最快的轨道交通。

 

中国超级高铁与磁悬浮系出同源

   中国超级高铁的概念或许很多人感到陌生,但它其实与磁悬浮列车算是系出同源,因此要说超级高铁,先得从磁悬浮列车说起。

  磁悬浮列车没有传统火车的轮轨,它是以同极相斥的磁悬浮起列车“浮起”,而磁力轨道的磁极,会随列车行驶不断改变,在前面以吸引力把列车向前拉,在后面以排斥力把列车向前推,减速时操作即会反过来。

  由于磁悬浮列车行进时不需接触地面,没有摩擦阻力,所以速度能比现在的轮轨式高铁,例如“复兴号”等更快,可以达到600公里以上。

上海磁悬浮线连接浦东机场和市区龙阳路,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营运的高速磁悬浮路线。它的时速可达到430公里,但仍难与中国超级高铁相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磁悬浮列车已实际营运多时,技术渐趋成熟,例如上海的路线早在2002年开通,该线长约30公里,最高时速430公里,属高速磁悬浮。

  此外,内地湖南长沙的磁悬浮快线、北京地铁S1线,还有韩国仁川机场磁悬浮线、日本名古屋的东部丘陵线亦已投入营运,只是这些列车时速都在100公里或以下,属低速悬浮。

  中国虽然第一条磁悬浮路线(上海磁悬浮线)采用德国技术,但近年在这方面研究已取得进展,并走上世界前列,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在2020年已试验成功,当局并已有兴建京港澳、沪深广等高速磁悬浮路线的构思。

 中国超级高铁真空管内极速飞驰 

  说中国超级高铁与磁悬浮列车系出同源,是因为它们都是以磁悬浮原理运作,但有两个重要分别。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直观的,是它将全程在“真空管”中运行,故也被称为“真空管磁悬浮列车”。

  传统轮轨式高铁的时速超过400公里以后,空气阻力占整个列车总阻力的约80%,要超越该速度耗能即骤然增加,难以实际操作;磁悬浮列车虽然没了摩擦阻力,但也难逃空气阻力的限制。而真空管内部大份空气会被抽走,形成低真空状态,空气阻力降到极低,令超级高铁能跑”出超乎想像的速度。

  至于第二个分别,是中国超级高铁将使用最先进“高温超导体”作为磁悬浮物料。

西南交大在2014建成全球首个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试验平台,试验中国超级高铁的关键技术,但碍于实验环线的半径有限,测试车辆时速只有50公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高温超导体没有电阻,导电能力是常规导体铜线的几十倍以上,可减少电流传输中的热消耗,而且它有“完全抗磁性”,能用电力产生超强磁场。简而言之,使用高温超导体的超级高铁会比磁悬浮列车有更大悬浮力和驱动力,而且更节能和环保。

  这里再说明一下超导体的“高温”。超导体要降至零电阻,都需要用液态氮或液态氦,来冷冻到零下100多度至零下200多度,所以“高温”和“低温”只是相对而言的。高温超导体所需要的能量和成本,要低于低温超导体,因此作为磁悬浮列车的物料更具优势,只是它的技术要求也高得多。现正建中,连拉品川站和名古屋站的日本磁悬浮新干线,用的就是低温超导技术。

西南交大制成超级中国高铁试验车

   其实中国超级高铁距离现实,或许已经不远。中国参与研发超级高铁的其中一个机构是西南交通大学,该校踏入21世纪便着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包括在2014年建成一条真空管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环形试验线。2021年1月,该校更研制出世界首部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的工程化试验车,而与之配套的165米实验路段,也是世界首条1比1的试验线。

  这部试验车设计最高时速为620公里,只是超级高铁的雏形,下一步再结合真空管技术,时速即有望提升至1,000公里,更可能成为世界最快的轨道交通,超过大部份民航机的约900公里速度。当然,在现阶段的百多米试验路段,试验车也不能跑到设计最高时速,所以研究团队下一步还将兴建长30至50公里的试验线,以作进一步测试。

西南交大的世界首部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试验车,全部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原创技术;它也是中国超级高铁的雏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狂人”马斯克旗下的公司,亦正在研发1,000公里级的超级高铁。

  不过,1,000公里时速还绝对不是超级高铁的极限,中国另一个研发超级高铁的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018年曾提出研发超级高铁的“三步走”计划,到了第三步,中国超级高铁的时速将达到4,000公里,也就是从香港到北京只需半小时多一点。同样提出时速4,000公里的,还有美国的维珍公司,不过超级高铁要达到这速度,还需要很长时间研发,也有众多难题需要解决。

  延伸阅读:中国版超级高铁启动工程化试验

马斯克是超级高铁的主要推手,也是中国超级高铁的重要对手。图为他旗下的SpaceX在加州举行超级高铁车厢设计大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装机容量世界第三 中国核电安全纪录佳

863计划推动科技飞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由此而来

共享科技成果 “中国天眼”将向国际开放10%观测时间

2:00
当代中国-中国旅游-中国天眼探索

中国“天眼” 看穿百亿光年 探外星文明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中国种不了榴莲」魔咒被打破!国产榴莲「树上熟」 香甜饱满不输进口?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