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 记录平凡中的伟大

编辑︰言嘉庸

  短短8年时间,中国累计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在这个非凡成就的背后,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功不可没,更有超过1,800人为之牺牲奉献。

  由新华社出品的新闻纪录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11月23日起在内地上映,电影采用真实的新闻素材,讲述各地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帮村民解决生活问题、发展当地经济的故事,致敬这些平凡英雄。

当代中国-影视时尚-扶贫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 记录平凡中的伟大
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记录了全国各地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搞产业、兴教育、抗台风、保丰收等事迹,被看作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集体记忆。(图片来源:官方海报)

《我们是第一书记》:四个故事涉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

  电影篇幅有限,《我们是第一书记》选取了多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尽量涉及中国扶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地方——“三区三州”,即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四地州,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四省藏区,以及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云南的怒江州。

  其中西藏篇讲述了宗措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带领当地村民养羊脱贫的故事。影片中旺青罗布为省下5千元运费和1万元饲料费,在平均海拔4,400米的喜马拉雅山北麓驱车十几个小时,带回村民养羊所需草料。他还亲自带着村民垒羊圈,为守护羊群与狼群斗智斗勇。

当代中国-影视时尚-扶贫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 记录平凡中的伟大
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记录了西藏宗措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通过成立养殖合作社,发展羊产业,让宗措村如期脱贫。(图片来源:官方剧照)

  四川篇讲述了胡小明和罗洪两位前任和现任第一书记为大凉山孩子们解决受教育问题的故事,针对博作村严重的失学辍学现状,他们多次逐家逐户劝导家长及孩子,苦口婆心讲解教育的重要性,陆续将孩子送回校园。

  黑龙江篇则记录了上升村第一书记王路带领村民们在台风过后抢收粮食、颗粒归仓的事迹;贵州篇讲的是易地搬迁脱贫故事,展示了坡头村第一书记刘恭利带领困难群众搬出大山、引进产业、组织就业的过程。

  延伸阅读:9348万人|中国7年创造脱贫奇迹

当代中国-影视时尚-扶贫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 记录平凡中的伟大
贵州望谟县坡头村第一书记刘恭利带领贫困群众搬出大山,但在家人面前,她是常常无法回家而感到亏欠的女儿和妈妈。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记录了第一书记真实心路历程,他们的勇气与失落、执着与愧疚、坚定与柔情,都被真实地记录在银幕之上。(图片来源:官方剧照)

《我们是第一书记》:首次尝试新闻纪实电影

  《我们是第一书记》也是内地首次尝试以新闻素材依托电影方式融合创作的大银幕作品,惟与纪录片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没有旁白,所有的叙事都靠真实的镜头和真实人物的对白来推动。

  制片人张苗表示,虽然《我们是第一书记》没有拍摄剧本,但依然有故事和情感的逻辑以及电影的韵律感。摄制团队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与采访对象交流,力求熟悉每位受访者的生活和经历,拍摄到最真实的画面。

  延伸阅读:悬崖村上直播带货 95后助村民摆脱贫困 

当代中国-影视时尚-扶贫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 记录平凡中的伟大
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的拍摄历时两年有余,拍摄团队深入各地贫困地区,以新闻素材为基础,通过电影化剪辑方式。(图片来源:官方剧照)

  另一方面,《我们是第一书记》在拍摄过程中也经历了重重困难,在深入贫困地区时,多名摄影师意外落入捕兽陷阱或掉进车道沟。有导演遇到泥石流灾害,但第二天仍然坐在轮椅上坚持拍摄。又因为切身的经历感受到贫困地区的生活困难,拍摄团队最后将工资全部用于扶贫。

《我们是第一书记》:致敬平凡英雄

  谈及创作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的初衷,张苗认为,这些真实感动的故事不应只存在于碎片化新闻中,而是应该被更多人看到,新闻电影将脱贫攻坚用影像记录下来,保存了这段历史带给这个时代的温度和感动。

  新华社记者、另一位制片人魏骅用了3个数字来说明——896、1200、1800,这3个数字分别是近三年来已经牺牲的扶贫干部数目,他同样强调记录和真实表达是主创团队拍电影的初心。

当代中国-影视时尚-扶贫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 记录平凡中的伟大
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结尾也出现了广西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照片,她在2019年被山洪冲走而遇难,年仅30岁。(图片来源:官方剧照)

  据悉,《我们是第一书记》主创团队在电影开拍之初收到了超过200个案例,当中有大部分都是已经殉职的第一书记。而团队在拍摄过程中也不断收到有第一书记殉职的消息,虽然没办法把所有内容一一呈现在大银幕上,但后续会通过微视频方式带给公众。

  扶贫干部和工作人员也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但他们用行动证明,伟大出自平凡,而他们付出、汗水与努力值得被记录,以提醒大众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

观看《我们是第一书记》预告片:

  延伸阅读:国产科幻先河 《流浪地球》的启示与反思

  延伸阅读:《功勋》记录8位英雄人生故事 细节真实打动观众

当代中国-影视时尚-从农场到餐桌

探寻食材产地 科普烹饪秘籍 《从农场到餐桌》助农带货新思路

2022-03-19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百味中国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为何用藕粉?哪里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游风物

新疆独库公路人文景观

独库公路千年人文景观 历史印记下的“时光画卷”

8小时前

影视时尚

鬼月奇幻爱情影片:五部跨越阴阳的凄美浪漫经典

2025-08-10

百味中国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为何用藕粉?哪里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游风物

新疆独库公路人文景观

独库公路千年人文景观 历史印记下的“时光画卷”

8小时前

影视时尚

鬼月奇幻爱情影片:五部跨越阴阳的凄美浪漫经典

2025-08-10

百味中国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为何用藕粉?哪里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游风物

新疆独库公路人文景观

独库公路千年人文景观 历史印记下的“时光画卷”

8小时前

影视时尚

鬼月奇幻爱情影片:五部跨越阴阳的凄美浪漫经典

2025-08-10
编辑推荐
信德街、信德中心

香港街道故事|信德街没有信德中心 原名令人忌讳 改名有段古

2025-07-22

机器人知多点|全球最大市场 国产工业机器人如何加速“智造”?

2025-07-01

“潮汕”之称只有百多年历史?它源自一条铁路?|潮汕之三|神州冷知识

2025-06-30

373米深|中国最深湖泊 水从天上来?

2022-12-23
2:02

437公里|揭秘中国最长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见尽头

2021-04-26

最后的秘境 世界最深峡谷:雅鲁藏布

2023-10-15

40万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国西部“聚宝盆”

2023-02-05

高83.4米|中国最高树木 在这个西藏县城!

2022-05-29

天坑奇观最多的地方 广西何以成为“天坑博物馆”?

2023-02-24

1260km²|中国最大湿地——额尔古纳

2022-03-10

373米深|中国最深湖泊 水从天上来?

2022-12-23
2:02

437公里|揭秘中国最长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见尽头

2021-04-26

最后的秘境 世界最深峡谷:雅鲁藏布

2023-10-15

40万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国西部“聚宝盆”

2023-02-05

高83.4米|中国最高树木 在这个西藏县城!

2022-05-29

天坑奇观最多的地方 广西何以成为“天坑博物馆”?

2023-02-24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3:00

抗战胜利80周年|血战卫山河 抗战有哪些主要战役?

2025-08-04
2:35
中国抗日战争

抗战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是8年还是14年?

2025-07-31
2:02
宁夏西夏王陵

寻迹宁夏“世遗” 解锁失落西夏王朝的千年密码

2025-07-15
2:52

世界最大黄金生产国!中国哪一省最多金?|神州冷知识

2025-04-28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3:00

抗战胜利80周年|血战卫山河 抗战有哪些主要战役?

2025-08-04
2:35
中国抗日战争

抗战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是8年还是14年?

2025-07-31
2:02
宁夏西夏王陵

寻迹宁夏“世遗” 解锁失落西夏王朝的千年密码

2025-07-15

香港首间私立大学树仁创办人胡鸿烈 曾替纸盒藏尸案被告辩护

2025-08-11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四川绵竹故城 三国忠魂的最后守望

2025-08-17
编辑之选

重返1976年中国 叶剑英如何促成邓小平复出?

2025-08-15
编辑之选

西方学者:中国发展海军动机何在?印度是否美国盟友?

2025-08-13
1980年8月21日
邓小平

邓小平接受外国记者采访评价毛泽东功过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首领能够成功,背后要付出成千上万将士的生命,表达诗人对于残酷战争的批判和厌恶。

  这句话出自晚唐诗人曹松的《己亥岁·其一》,其中一句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句话能够传颂后世,原因是历代君王或领袖能够史上留名,背后往往有莫大的代价和牺牲。其中一个经典例子,可数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

  祟祯二年,李自成在山西投奔了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自称“闯将”,手下部队数...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