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景點|講武城遺址 曹操武將培訓基地

撰文︰羅倫斯將軍
攝影︰羅倫斯將軍

   邯鄲及安陽市周邊,考古遺跡不少,今篇介紹一些冷門的遊覽點──講武城遺址。

  講武城遺址,位於中國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城南漳河北岸的講武城村。磁縣是殷都、趙都、鄴都「三都」文化交匯之地。其中,講武城遺址位於磁縣城南10公里的漳河北岸,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保存有部分城牆,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物。這個遺址與曹操有莫大淵緣,不容錯過,誘使我等從邯鄲前往鄴城的路上先行考察。

講武城 因曹操演講軍事戰術得名

  傳說三國時期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大規模興建土木建築,在城北漳河大修玄武池,保證水路安全,並在城西要道經營講武城,抵禦陸路之敵,以此水陸設防,拱衛鄴都。

  曹操的兵馬經常在講武城活動,把講武城作為培養武將的基地,據說曹操曾經在講武城演講軍事戰術,講武城之名由此而來。

  延伸閱讀三國遺址|六朝古都鄴城 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圖為講武城遺址其中一邊的城牆,城牆遺址的實際環境可瀏覽影片:https://youtu.be/0FrAFW6swF8

  講武城遺址是一座有城牆殘垣的古城,城內土地現在大部分為農田,除了南牆及東牆南段被彰河沖毀外,其餘大部分保存較為完好,城垣為「版築」而成,現存最高處約6米左右。

  20世紀50年代通過發掘,出土了板瓦、筒瓦等建築構件和豆、罐、盆等日常生活用品,屬於戰國古址,漢代以後曾經補築、改造或擴建,繼續沿用。

  延伸閱讀三國景點|走進安陽高陵 構想心中曹操

「版築」乃我國古代修建牆體的技術,指築土牆,做法是把土夾在兩塊木板中間,再用杵搗實成牆。版築技術也叫做「夯築(夯 粵音:坑)」或「夯土技術」,有着悠久的歷史。

遺址比鄰講武城中學 衞星圖可見城牆外形

  要找這個遺址並不容易,一來地圖上沒有標記,二來網上介紹也沒有路線資料,故此本文留下路線方法,讓有興趣的讀者自行前往:其實很簡單,在地圖上定位「講武城中學」,城牆就在學校附近的農田上,只要將地圖影像換成衛星模式,一公里長的城牆外形就一目了然,必然找得到。

  延伸閱讀石家莊正定古城 拜訪三國「常勝將軍」趙雲故里

有興趣前往講武成遺址的讀者可參照地圖查遺址位置。

夜訪曹操栓馬樹 守院人熱情解說

  上午到講武城,中午後到鄴城及博物館,之後到殷墟,最後去找一些非景點的遺址,那就能將一日的行程排滿。不過冬天日短夜長,最後變成夜探的行程。我們一行人傍晚五時許前往夜探曹操栓馬樹,到達時已經六時多。

  曹操栓馬樹位於邯鄲市臨漳縣習文鄉靳彭城村,網上資訊也不多。原來那樹是在一個「古柏苑」的院子內,而院子也已經關門,可幸的是有人替我們找到看守院子的人過來開門,感覺上鄉郊的人還比較樂意助人,並為他們擁有的文化遺產感到自豪,熱情的給我們作解說。

  延伸閱讀戰國風雲在邯鄲

有「天下第一柏」的古柏苑。

曹植移植柏樹 曹操拴馬於此

  這樹也與曹操有關,當時曹操在銅雀台南面挖掘玄武池,設置南校場來舉行籍田及閱兵儀式,在玄武池操練水兵。由於校場附近沒有種植樹木,次子曹植特意從太行山移來一棵挺拔茂盛的柏樹,種在玄武池南。曹操見狀非常高興,每當騎馬到此,喜歡將馬拴在樹上,這棵柏樹因此得名「曹操拴馬樁」,亦已記載於《臨漳縣志》中。負責看守「古柏苑」的先生說有不少名人特意過來參觀。

  延伸閱讀「一講曹操,曹操就到」下一句是甚麼?

夜探曹操栓馬樹,三國文化深度遊最令人印象難忘就是此等遊歷體驗。

  經鑑定,此樹屬檜柏,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1,800多年後,當年一棵小樹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樹高26米,樹身粗5.7米,六個人才能合抱。

熱情的守苑人盡責的向我們介紹曹操栓馬樹的傳說。

曹丕妻室甄妃 因《洛神賦》而聞名

  甄妃墓跟古柏苑的距離不遠,約10多分鐘車程,所以也順道前往探索。

  甄妃墓位於安陽市安陽縣柏莊鎮北20裏處的靈芝村,規模不大,據河南省文物保護所鑑定結論,確認其是真正的甄妃墓,並在周圍構築起了圍牆加以保護。

甄妃墓規模不大,但至少也有一些圍牆保護。

甄妃頂撞曹丕被賜 死後謚曰文昭皇后

  說起三國時代的女性形象,人們比較容易想到的一定是小喬或者貂蟬。曹丕的甄妃讓人記住,更多是因為曹植的《洛神賦》。

  甄宓為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母。本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鄴城後,甄宓成曹丕妻室。後因甄宓言語衝撞惹惱了曹丕被賜死,死後謚曰文昭皇后。

夜晚無法進內,但也可拍到甄妃墓的狀況。

  (作者三國歷史文化深度遊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epthtourhttps://travelbyod.blogspot.com)  

三國景點阿斗寨|劉禪為何被百姓奉為「花神」?

揭開殷墟神秘面紗

三國景點|走進安陽高陵 構想心中曹操

戰國風雲在邯鄲

古代「摸金校尉」是甚麼職位?

  「摸金校尉」其實就是盜墓者,是中國古代對盜墓者的別稱。

  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漢代陳琳所作的檄文《為袁紹檄豫州》中就出現過。

  檄文中指出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公然盜墓取財,以貼補軍餉。

  被袁紹告了一狀的曹操,並沒有堅定否認自己派人掘墓充實餉軍一事,後來「摸金校尉」也逐步成為了盜墓者的代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