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綠色篇|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如何推進能源革命?

編輯︰許可

  2021年,國家制定「十四五」規劃,為中國未來五年(2021-2025年)定明了前進方向,描繪出發展藍圖。

  當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十四五」系列主題文章綠色篇,透過數據和實例從各個層面進行解讀。

  本文為綠色篇的第一篇文章,主要聚焦如何推進能源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十四五綠色篇|清潔低碳 安全高效是重點

中國累計光伏裝機規模超過4.7億千瓦,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圖為甘肅武威沙漠上排列整齊的光伏板。(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能源,對此「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強調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並提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

  不難看出,當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8個字是核心所在。要朝這方向邁進,重點是發展非化石能源

  化石能源是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積而來,例如石油、煤、天然氣。它們屬於一次性能源,既不能再生,燃燒時還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和污染物質。

  大家都明白,化石能源雖然在短期內難以被完全取代,但發展非化石能源、不斷提高其比重,是長遠發展的必行之路

  延伸閱讀:甚麼是「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綠色篇|建設多種類清潔能源基地

(當代中國製圖)

  發展非化石能源的路向哪裏走?「十四五」規劃提出了提升風力和光伏發電規模,加快西南水電基地建設,安全穩妥地推動沿海核電建設,以及建設一批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等內容。

  具體到工程和地域布局的層面,它包括建設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基地;建設金沙江上下游、雅礱江流域、黃河上游、河西走廊、新疆、冀北、松遼等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沿海海上風電基地等。

  說到水電和清潔能源,媒體經常會提到白鶴灘水電站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雲南省巧家縣與四川省寧南縣交界的金沙江幹流,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1,600萬千瓦,是僅次於三峽水電站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

  延伸閱讀:「綠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綠色篇|白鶴灘水電供6,500萬人所需

白鶴灘水電站的全面投產,標誌着長江之上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它平均每年發電量624.43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省了約1,968萬噸標準煤,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5,160萬噸。

  標準煤是能源標準計量單位,2022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54.1億噸標準煤,1,968萬噸標準煤相當於該年總量的約1/275

  白鶴灘水電站生產的清潔電能,將源源不絕輸送到江蘇、浙江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足以滿足6,500萬人全年的生活需求。

  至於沿海核電方面,「十四五」規劃具體提及要建成華龍一號、國和一號等示範工程,推進沿海三代核電建設等等。

  核電原料雖然是不可再生,但少量核燃料便能釋出巨大能量,而且發電過程不污染空氣、不排放溫室氣體,絕對是「清潔低碳、安全高效」。

十四五綠色篇|非化石能源消費提高至20%

清潔安全的核電目前佔中國發電量約5%,這比重未來將會增加。圖為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十四五」規劃亦提到要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地熱能、提高特高壓輸電通道利用率等內容。

  此外,當局提出建設現代能源體系的同時,亦設定了具體目標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而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39%左右。

  「十三五」期間,非化石能源消耗比重從12%提升到15.9%,這即是說,「十四五」期間,該比重將在這基礎上,再提升超過4%。

  另一組數字亦反映中國能源體系的未來走向: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楊蔭凱在2023年6月表示,中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置容量佔比達50.9%,已歷史性超過化石能源發電裝置容量。

  要注意的是,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與近年全球關注的「碳達峰」和「碳中和」息息相關,它正是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支撑。

十四五綠色篇|為2030年前「碳達峰」作準備

屬於化石能源的煤炭,2022年佔了中國能源消費總量56.2%,是中國碳排放主源。為達到「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煤炭消費比重必須大幅降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確定以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為目標,「十四五」規劃論述相關問題時,再一次提及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而當局闡述相關問題時,更強調「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

  要2060年達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是多少?國務院2021年印發的一份文份明確是80%以上,也就是比「十四五」的目標再要「翻兩番」。

  最後,與能源革命密切相關的還有一個問題──治理污染

  「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要堅持源頭防治、綜合施策,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與區域協同治理,加強城市大氣品質達標管理,推進細懸浮微粒(PM2.5)及臭氧(O3)協同控制,並要求地級及以上城市PM 2.5濃度下降10%。要達到這目標,推進能源革命同樣是助力。

風力發電是已成為中國第三大電源,圖為浙江舟山嵊泗縣東綠華島上,工作人員正在風電機艙外例行檢查。(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十四五綠色篇|實現資源循環再用 中國如何「轉廢為寶」?

十四五綠色篇|建設「美麗中國」 生態保育從哪些方面著手?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十四五創科篇|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