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的把式」下一句是甚麼?

  對於廣東人來說,「天橋的把式」這句話可能較陌生,但對北京人來說,卻是常掛在口邊的諷刺話。究竟諷刺甚麼呢?

  要了解這句話,必須先了解老北京人口中的「天橋」,是怎樣的地方?

  「天橋」對老一輩的北京人來說,是有特別的含義的。天橋是平民聚集休憩的地方,在《天橋一覽序》中有說:「天橋者,因北平下級民眾會合憩息之所也。入其中,而北平之社會風俗,一斑可見。」

  從前社會,天橋是聚集來自各地的雜耍藝人的地方,他們有京劇、評劇、曲藝、藝術、雜技等民間藝人,在天橋上大耍雜技為生。

  他們在開練之前,總會先滔滔不絕地講上一番話,說得天花亂墮似的,目的吸引大家聚攏圍觀。

  可是,到真正表演時,身懷武功的只有少數,大多都只用雕蟲小技來哄哄市民罷了。

  如此下來,幽默的北京人就編成了一句俏皮話:「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了。也就是說,這是天橋的樣式,只說而不做的意思,也就是沒有真材實料之意了。

  延伸閱讀:「無牙婆穿針」是怎樣的情景?

 

猴子為甚麼又叫「馬騮」?

  有一首兒歌唱道:「河邊有隻羊,羊邊有隻象,象邊有隻馬騮仔,好似你咁樣。」我們一般叫猴子作「馬騮」,活潑頑皮的小朋友我們會叫作「馬騮仔」。為甚麼猴子又是「馬」?

  粵語保留了大量的古漢語,其中「馬騮」就與古漢語有關。「馬騮」最早寫成「馬留」,宋朝已有這種叫法。

  宋邵博《聞見後錄》卷十:「今世猴為馬留,與其人形似耳。」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五:「北人諺語曰胡孫為馬流。」

  「馬留」與古漢語「猱」有關,「猱」字讀音naau4 (發音類似「嬲」),就是猴子的意...

夏至是「去衰運」最佳時機?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坊間不少會說「夏至禁忌」,命理師更會在這一天大造文章,說哪個生肖將去掉衰運迎來好運程。為甚麼「夏至」會與運氣拉上關係?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刻,過了夏至之後大地陽氣慢慢減少,是步向秋天的開始。

  《漢學堂經解》所集崔靈恩《三禮義宗》:「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

  陽氣一向被譽為正氣,陽氣旺盛就是正氣集聚最多,故有說這一天多吸陽氣的話,便能...

「威水」還是「媁水」?

  說別人的成就,我們會用「威水」來形容。「威水」其實不是這樣寫的,本字是怎樣的呢?

  根據官方媒體「新華網」的解釋,「威水」正寫是「媁(音威)水」。

  「媁」,《廣韵》中指「媁,於非切。美也。」這個字是一個生僻字,在北方已失傳,在粵語中繼續使用,尤其在粵西一帶,老一輩會用「媁」來表示美麗、漂亮。例如將漂亮的衣服稱為「媁衫」、「媁褲」。形容女子長得美,則說她「生得好媁。」

  這個字...

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歡他

  中文有趣的地方,在於相同的字因不同的詞性或讀音,能變化出不同的意思,有時還會令人看後抱腹大笑的。   「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歡他」就是一個有趣的例子。

  「明明明明明白白喜歡他」句意應該與「明白」和「喜歡」有關的,看似好容易,但是仔細一看,那麼多「明」字又會令人摸不着頭腦,究竟甚麼葫蘆賣甚麼藥?

  貼士:「明」與「白」字,除了是動詞外,還用了名詞在當中。

  若果「明明」與「白白」都是名詞,指的是兩個人的話,意思就明顯得多了。

  全句的意思其實就是...

「欺山莫欺水」下一句鮮為人知?  

  每逢有關行山客在水塘或者石澗遭遇意外的新聞,總能聽到一句「欺山莫欺水」的說話,到底為何水會比山更危險呢?

  所謂的「欺山莫欺水」表面意思看就是欺負山也不要欺負水。

  但為甚麼要這樣說呢? 其實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山在明處,看得見摸得着,我們只要多加小心,謹慎行事,這些潛在的危險都能比較容易避開。

  水則不一樣,很多水域深不見底,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再強大堅硬的東西在水面前甚麼都不是,一旦出現事故,連躲藏...

「阿崩」的歇後語有幾多?

  猜一猜:如果有人有生理缺陷,例如天生崩口、崩牙,他吹起簫來,會有甚麼效果?答案就是口會漏風,一定未如理想了。

  於是,就有「阿崩吹簫,嘥聲壞氣」的歇後語,形容人白費功夫,最終沒有結果。

  不過,也有人說歇後語是「阿崩吹簫,離晒大譜」,因為天生崩口的阿崩,吹起簫來跟不上曲譜的節奏,會偏「離」曲譜,就變成「離譜」了。

  「阿崩叫狗」又為何會「愈叫愈走」?這是因為阿崩是崩口或者崩牙,發音不準而造成的。阿崩其實是...

歇後語「老王賣瓜」 下一句是甚麼?

  「老王賣瓜」,或稱作「王婆賣瓜」,歇後語是「自賣自誇」,即是自己誇獎自己所賣的東西。

  這句說話來自一個宋朝時期的民間傳說。老王,姓王名坡,又被人稱為王婆(本是男兒,因說話多而被稱為王婆)。他本是西夏人,宋朝時期因邊境戰亂頻繁,因此到了宋朝都城汴京,繼續其老本行:賣瓜。

  他種植及出售的不是中原人所熟悉的瓜,而是來自家鄉一帶的哈密瓜(當時稱為胡瓜)。

  然而,住在中原的人並未見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