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酸梅兩個核」會變成怎樣?

  一個酸梅只有一個核,如果有兩個核,這個酸梅會是怎樣的?你又見過兩個核的酸梅嗎?

  酸梅是大眾都會吃到的食物。一個酸梅原本只有一顆大大的核,若果遇到兩個核,就表示這顆酸梅已經變得不一樣,比喻事物已變了質,與以往的變得不一樣了。

  所以,「一個酸梅兩個核」的歇後語就是「今時唔同往日」了。

  今時唔同往日,這句話經常聽到老一輩說起的;老一輩的娛樂記者與明星的交往,是「今時唔同往日」的明顯寫照。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電影業起飛蓬勃發展之時,明星要宣傳自己並不易。

  那時候,記者界有集中交流飲茶吃飯的地方,比較有名的記者,會去半島咖啡座(每杯飲品四、五十,當年來說已是天價),名氣較遜的,則去彌敦酒店頂樓「嵩雲廳」或「地茂館」餐廳。不同界別也有不同交流的地點,粵語片和粵劇界多聚於油麻地新樂酒店,國語片界則會去尖沙咀「頂好」酒樓。

  明星演員為多了讓記者記得自己,經常往這些傳媒旺地走動,有些為怕記者不留意自己,還會故意花一百幾十元叫櫃台員在店中揚聲器高呼「××先生有人找你,請到櫃位聽電話。傳呼聲一出,明星仔便站起來,故意左故右盼,才施施然走到櫃台前接聲電話,故作大聲地「喂!」,好讓座上的記者聽到,找他做訪問登報。

  現在有手提電話,也有網絡社交平台,當然不同這樣搏宣傳了。所以有娛樂新聞的從業員就會說:「一個酸梅兩個核,今日唔同往日」了。

  延伸閱讀:七個銅錢分兩份 

「北角過啲」是甚麼地方?

  住在北角的話,應該會聽過老一輩或街坊說過這句話:「北角過啲」,聽得懂的人準能會心微笑。

  為甚麼?要讀懂句話的含意,首先要理解北角的地形:若以北角站為北角的中心點的話,過一點會是哪一處地方?

  北角下一個站就是鰂魚涌站了。

  無錯,昔日在北角過一點的鰂魚涌,曾有一處極為繁華的地方,位於昔日的七姊妹泳灘,即今麗池大廈所在地,地址就是鰂魚涌英皇道921-927號。

  這裏就是昔日富豪雲集...

「陳年中草藥」是怎麼模樣的?

  廣東人經常用到中藥或草藥來調理身體,因此由中藥也衍生出不同的生活用語。

  用中藥來做生活用語的,有廣東人常說「山草藥」,下一句大家便意會得到「噏得就噏」,意思指有人大嘴巴,說話不經思考故亂說話,很容易惹禍。

  那麼,「陳年中草藥」大家又意會到甚麼呢?

  經熬過的中草藥,草藥一般因為高溫煎煮,就會熬爛的,成為草藥渣。如果放置日久,陳年的中草藥渣更會更發晦發爛,就成為「陳...

「太陽底下喝老酒」與小動物有關?

  由於受到太平洋附近的強颱風影響,香港開始進入酷熱天氣。如果想降溫,相信大家都會喝一杯冰涼的飲品;但如果愛酒人士,想在太陽底下喝老酒,又會是什麼感覺?原來這句話背後,竟然也與一種小動物有關係?

  天時暑熱,大家一定都會避開戶外活動;如果要室外長時間逗留,難免會被太陽曬得發熱。

  如果在此刻,有人再遞上一杯老酒,讓你品嘗一下,這肯定就有如歇後語「太陽底下喝老酒」一樣。

  「太陽底下喝老酒」的感覺是怎樣的?身體外面已經曬得火熱;再喝上一杯老酒,就連身體內都非常滾燙,所以這句話就是要表達——「...

歇後語「平洲奶媽」 原來係為搵食?

   要知道這個歇後語的後半句是甚麼,先要知道哪裏是平洲。

  平洲位於佛山市南海區東部,毗鄰港澳,地處廣州、佛山交匯地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交通十分方便,有直航香港客貨港口,以今天的角度來說是一個發展潛力雄厚的地方。

  可數十年前的平洲,是一個比較窮困的地方,當地婦女沒工作做,多到鄰近的廣州的有錢人家當褓姆(奶媽)賺錢養家。

  不過,當年平洲的婦女到廣...

相關標籤

「欺山莫欺水」下一句鮮為人知?  

  每逢有關行山客在水塘或者石澗遭遇意外的新聞,總能聽到一句「欺山莫欺水」的說話,到底為何水會比山更危險呢?

  所謂的「欺山莫欺水」表面意思看就是欺負山也不要欺負水。

  但為甚麼要這樣說呢? 其實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山在明處,看得見摸得着,我們只要多加小心,謹慎行事,這些潛在的危險都能比較容易避開。

  水則不一樣,很多水域深不見底,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再強大堅硬的東西在水面前甚麼都不是,一旦出現事故,連躲藏...

「阿崩」的歇後語有幾多?

  猜一猜:如果有人有生理缺陷,例如天生崩口、崩牙,他吹起簫來,會有甚麼效果?答案就是口會漏風,一定未如理想了。

  於是,就有「阿崩吹簫,嘥聲壞氣」的歇後語,形容人白費功夫,最終沒有結果。

  不過,也有人說歇後語是「阿崩吹簫,離晒大譜」,因為天生崩口的阿崩,吹起簫來跟不上曲譜的節奏,會偏「離」曲譜,就變成「離譜」了。

  「阿崩叫狗」又為何會「愈叫愈走」?這是因為阿崩是崩口或者崩牙,發音不準而造成的。阿崩其實是...

歇後語「老王賣瓜」 下一句是甚麼?

  「老王賣瓜」,或稱作「王婆賣瓜」,歇後語是「自賣自誇」,即是自己誇獎自己所賣的東西。

  這句說話來自一個宋朝時期的民間傳說。老王,姓王名坡,又被人稱為王婆(本是男兒,因說話多而被稱為王婆)。他本是西夏人,宋朝時期因邊境戰亂頻繁,因此到了宋朝都城汴京,繼續其老本行:賣瓜。

  他種植及出售的不是中原人所熟悉的瓜,而是來自家鄉一帶的哈密瓜(當時稱為胡瓜)。

  然而,住在中原的人並未見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