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受到挫折時,會有人鼓勵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意思。

  不過,陸游的《遊山西村》就有少許不同。他寫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山巒重重,流水迂迴,正擔心無路可走;柳色暗綠,花色明艷,忽然眼前出現一個村莊。

  這個詩句象徵人生的道路往往崎嶇曲折,但不論前路多麼難行,只要有信念不要放棄,最終都會得到光明與美好的前景。

  後人以「山窮水盡」代替了「山重水複」,大家知道正寫之後就知道如何應用了。

  延伸閱讀: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責人之心責己 愛己之心愛人

  我們經常說「將心比己」,古文有一句簡潔而到題的句子,就是「責人之心責己,愛己之心愛人」。

  這句話出自周希陶《增廣賢文》 ,在《四書集注·中庸章句第十三章》有注引:「張子所謂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以責人之心責己則盡道」。「責」就是「責備」,「愛」就「愛惜」,兩句話就是:要像愛護、珍惜自己一樣,去關心愛護別人;也要以責備別人的態度來責備自己,以要求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延伸閱讀:星爺...

海不辭水 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 故能成其高

  我們形容別人要有胸襟,會用「有容乃大」來形容,但原來古語中還有一些更好的形容詩句可用。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這句話出自《管子 · 形勢》。

  它的意思就是海不拒絕點滴的水,所以能夠成為汪洋大海;山不排斥土石,因此能夠成為巍峨高山。

  無論對人或學習,要有這樣的心態,就能夠面對困難突破自己了。

  延伸閱讀:范仲淹燒蚊帳  

悅親戚之情話 樂琴書以消憂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是陶淵明《歸去來辭》的名句。

  陶淵明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 是江西文學巨匠,他喜愛聆聽親戚朋友由衷的真心話,也喜歡以彈琴和讀書為樂,消除煩憂。

  前面兩句:「世與我而相違,復賀言兮焉求?」與後句愛聽真心話併起來,看到陶淵明對官場人事爭鬥的不恥心情,他清高雅潔的情操成為了後世的楷模。

  延伸閱讀:人若志趣...

敬守此心 則心定;斂抑其氣 則氣平

  要有良好的個人修養,除了要善良外,還要有心平氣和的心。在古書中,就有一句「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這句話出自金蘭生的《格言聯璧》。金蘭生是清代學者,也用了數年功夫,飽覽經史典籍和先哲語錄,編成《格言聯璧》。這部書的最大特色,便是將格言仔細地分類,有學問類、存養類、持躬類、攝生類等11類,所編選的格言都是瑯瑯上口的名言警句,很有啟發性。

  延伸閱讀: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相關標籤

知而好問 然後能才

  大學問家荀子在《荀子·儒效》中,對怎樣成才,有一段傳頌千古的見解:「志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情性,然後能修;知而好問,然後能才。」

  其中,「知而好問,然後能才」意思就是指天資聰敏而又肯虛心向別人請教,這樣就可以成為有用之才了。

  春秋時代,孔子被尊為「聖人」,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然而,他不只教人,自己也會虛心向別人請教。

  有一次,他到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一進祖廟,他覺得每樣事情都很新奇,不時向人問這問那。這個時候有...

有志方有智 有智方有志

   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曾經寫過一首詩來勸告兒子。詩其中兩句是:「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這兩句話看似相似,實際大有不同,有「志」先還是有「智」先,是湯顯祖想向兒子說明的道理。

  他想說:只有立下了遠大的志向,才能勤奮學習,變得聰明。只有明白事理,才能樹立起遠大的志向。

  立志有多重要?國家首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有一個立志的故事。

  他在潘陽東關模範高等學堂讀小學的時候,一天,魏校長問同學:「讀書為了甚麼?」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有說想發財,有說想為自己找出路。

  當校長問到...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

  我們經常勸勉年輕一輩說:「做人要有遠見,志向遠大一點。」在中華經典名句中,就有張載《經學理窟.義理篇》的「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志向不遠大,精神又不集中,即使學習也不會有成效。

  張載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他指出學習要成功的話有兩大要素,一是立志要高遠,二是專心致志。

  他認為若是心不在焉的話,雖學習了仍會一無所成的,怎樣才是心不在焉呢?就是不能專心致志,而要做到專心致志,指的不是個人的一時狀態,而是這個人做事的慣常姿態。

  延伸閱讀:古代「勸酒」有專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