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回顧1980年代農村改革 跟財政赤字息息相關

編輯︰黃皓頤

  1980年代,最主要的突破性改革、並得到世界公認的,是在農村。當時要把農村轉軌變成一個西方樂於接受的解釋,就是我們在農村推進了市場化。市場化的前提是私有化,只有私有的產權,才方便在市場上做自由交易。

  編出這樣一套故事,他們相信了,我們自己也相信了。

溫鐵軍憶國家財赤要減支出 農村投資建設首當其衝

  1960年代,中國已經宣告無內債和外債,我們是一個債務非常乾淨的財政體制。1974年,國家財政赤字達100億,經濟發展受到相當大的壓抑。到了1978年、79年,財政赤字更翻倍至190億。

  在這個財赤非常嚴重的時候,當時主管財政金融的李先念副總理,他跟鄧小平建議,現在財政背起這麼大的負擔,我們是不可能全管的,不如適當的甩掉一部分。哪個部分?當時最不能對財政作出貢獻的是農村。

  三農向國家財政作出的貢獻是最小的,但得到的國家財政份額卻大大超過財政貢獻。尤其在1966年,當時是文化大革命之後,城市工業幾乎停擺,因此轉向經濟仍然沒有停下來的農村。那時候,農村佔財政開支接近20%,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比重。

  那時候大興水利等等工程,都是國家財政給錢的。農村終於有投資能力了,就利用集體化組織來大規模組織農民勞動力,組織農民去水庫工地。那時候,我還是插隊知青,就是所謂冬戰三九、夏戰三伏(一年中最凍和最熱的時間),勞動力都去做體力勞動,拿鐵鍬鐝頭去刨土方興建水庫。但這些工程建設,並不能立即見效變成你的收益。

歷年來,中國建成了數以萬計的水利工程,好像位於甘肅的劉家峽水庫,1958年9月動工興建,1969年3月第一台機組發電,至1974年底全部建成。它是黃河上游開發計劃的第七個梯階電站,除了發電,還兼具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遊等多種功能。(圖片來源:Getty)

   在當時來說,這是正常的。我們要利用成千上萬的勞動力做出38,000多套水利工程,那是一代人的犧牲和奉獻。

  後來,當財政沒有能力的時候,先拿掉的就是三農投入。

  延伸閱讀:溫鐵軍看中國接收西方產業轉移的代價 1979年財赤近200億

溫鐵軍憶農村缺乏國家財政支持 包產到戶應運而生

1979年秋天,安徽鳳陽小崗村的農民率先實行「包產到戶」,當中的帶頭者包括(左起)嚴立坤、嚴俊昌和嚴立學。他們站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對於未來農作物的產量,充滿信心。結果當年小崗村的糧食產量破紀錄達到13.3萬斤,人均收入由上一年的22元人民幣增至400元人民幣。(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如果說國家對於縣鄉村三級,連維持的費用都沒有,那怎麼辦?

  於是,老百姓就出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戶)了。這其實就是又分了一次地,也就是毛澤東在1950年分給全國農民,按人頭平均分了一次地。到了1979年、1980年以後,各地又按照這套老方式分了一次地。

  但這個東西,你怎樣解釋都可以。因為歷朝歷代新興起的時候,都要實現均田免賦。到了這一次,毛澤東時代就均了田,但沒有免賦。到了鄧小平,1980年又是均了田卻沒有免賦,所以後來才有農民負擔重不重的討論。

  當財政不能再把全國都包的時候,先放下的就是農業農村這一塊。

  延伸閱讀:小崗村秘密行「包產到戶」 突破農村改革開放

  我說過「億萬農民救中國」,億萬農民在解放以來,對中國作出了三次很大的貢獻,這是其中一次。當你把所有的農村的資源權利還給農民的時候,國家不再承擔對農村的開支。這些開支轉嫁到土地上,那就得把土地分給農民,連山地、泥灘、山溝、樹木等等這些資源性資產,就隨着分地一次性的轉移給村和農民。

  這是給了農民一個好機會。農民本來就過着百業興旺的農村生活、農村經濟,譬如張三打鐵,李四織布,王五當瓦匠,王麻子去磨剪刀。突然把它開放了,於是出現了「種養產加銷、工商建運服」實業並舉等等。(八之四)

  (轉載自Global University for Sustainability@YouTube,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

溫鐵軍回顧農村工業化發展迅速 中國度過70年代債務危機

溫鐵軍回顧80年代農村3大創造 城鎮企業成功帶動城市工業

溫鐵軍看中國接收西方產業轉移的代價 1979年財赤近200億

溫鐵軍看中國70年代引進西方設備 財赤100億迫停生產投資

溫鐵軍從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東、西方兩大文明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