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罌出臭草

   「臭罌出臭草」指怎樣的土壤,就會長出怎樣的東西,「臭罌」當然長出「臭草」,比喻物以類聚,不好的環境自然孕育出不好的東西出來。

  例如那個男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好,父親是個癮君子,又愛杯中物,經常打罵家人,母親已遠走他方,所謂「臭罌出臭草」,男孩又怎能好好地成長呢?

  罌,古人用來盛水、酒的器皿。所謂「砂煲罌罉」指的是平底瓦鍋和瓶瓶罐罐,但一般都用來指廚房中的鍋碗瓢盆,成為炊具的總稱。

  臭草,在古藥典記錄中,是一種有強烈的刺激氣味、味微苦的中藥,有清熱、利尿、解毒的功效,初聞時氣味不大讓人接受。

  「臭罌出臭草」也有人說成「臭坑出臭草」,意思是說臭的盆罐種出的只能是臭草,育不出香氣撲人的鮮花,比喻為怎樣的環境氛圍,就會產生出怎樣的人,所謂「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臭味相投」也是這個道理。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這經典名句出自唐.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勉勵弟子鑽研學問,必須下一番苦功,才能修成正果。

  「寒徹骨」和「撲鼻香」對比強烈,前者過程艱辛無比,後者享受甘香,是佛教中的因果關係,當中藉以梅花作「喻體」,寄寓一層深刻的道理。

  梅花的特性是傲雪迎霜、獨立耐寒。宋.范成大《梅譜·前序》說:「梅,天下之尤物,無問智愚賢不肖,莫敢有異議。」尤物指特別珍異的花卉,也就是說,梅花是一種品種獨特的植物...

豆腐西施

  西施是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後世用來形容貌美如花的女子,豆腐是便宜食品,所以「豆腐西施」有指是貧窮的美女,但這又與廣東俗語「吃豆腐」有關連,即男子向女生佔便宜,豆腐西施加起來,就有貌美女子被佔便宜的意思了。

  「豆腐西施」這個四字詞裏面有兩個概念,首先「西施」是春秋時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女,後來把她當做美女的代稱;至於「豆腐」,則聯繫到廣州人通常把非禮人的行為叫做「吃豆腐」。

  豆腐西施有多個出處,其中之一是魯迅《故鄉》裏的楊二嫂。楊二嫂年輕貌美,開設豆腐店,因此被稱為「豆腐西施」。這表面上是讚美...

世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周星馳演活了數百多年前生活於明代的唐伯虎,用他那搞笑的腔調念道:「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星爺特有的腔調,加上精湛的演技,令大家對此二句詩琅琅上口、深入民心。唐伯虎本生在顯赫世家,但最後卻詐癲扮傻,浪蕩度日。為何如此有識之士淪落至此?

  唐伯虎原名唐寅,生在蘇州府,先祖之前的家世非常輝煌,但是到了唐伯虎父輩,家族開始衰落。其父努力栽培唐伯虎,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再振興家族。唐伯虎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學業上名列前茅,後來參加考試,一路過關斬將,考取蘇州府第一,鄉試又是第一。

  然而好景不常,唐伯虎在中進士之後,卻因為被牽扯到科舉舞弊...

知足者 貧亦樂 不知足者 富亦憂

  「知足者,貧亦樂,不知足者,富亦憂」這話源自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禍莫大於不知足。」當人不知足的時候,就會出現不少禍害,講的是知足常樂的道理。

  相信大家也聽過「半杯水」的故事。當人口渴的時候,看見半杯水,有的人會滿心歡喜,因為在最需要的時候有半杯水出現,可以解渴。然而,卻有一些人見到半杯水而感到不開心,因為眼前只得小小的半杯水,不足以解渴,更牽連出不滿足和不安的情緒。

  這就是心態問題,有正面、樂觀的心境,當遇上任何問題,便能以一個正面...

相關標籤

閻王易見 小鬼難纏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是說,有時候地位更高者或許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歡刁難別人。

  這句話出自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這個說法套用在現實中,「閻王」就是用來指代大人物或負責人,「小鬼」則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時直接與大人物對話,或許更好溝通,辦事效率也高;反倒是無名小卒更喜歡刁難人,往...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連發生,廣東俗語有:「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個形容詞原來有一個典故的。

  這句話見於馮夢龍《醒世恆言》:「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意思是屋頂已經破掉,偏偏遇上連日下雨,夜晚還下個不停;此外,船隻已經較預定的航行時間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風,令航行變得更慢。真是禍不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