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每多屠狗輩 負心多是讀書人

  「屠狗輩」指以殺狗賣肉為生的人,「屠狗」泛指卑賤職業。講義氣的,多半是一些從事卑賤職業的下層民眾。而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卻往往對朋友做出負心的事。此語乃明代詩人曹學佺的著名對聯。

  句子典故是這樣的:明朝時期,桂林皇親宗室驕橫跋扈,喜歡養鬥犬。一天皇親奴才放出一隻鬥犬,在路上任意咬人,並撲到一名秀才身上,秀才幾乎喪命之際,一名屠夫衝出來,手起刀落,剁了狗頭,救了秀才。皇親不服氣,將屠夫送到官府,要求填(狗)命。

  此對聯的作者曹學佺,為官耿直不阿,審理此案時,判屠夫無罪,更要求皇親要賠償秀才醫藥費。皇親當然不服,要求重審,並暗中賄賂秀才改口供,說自己當天跟鬥犬嬉戲,是屠夫硬把鬥犬殺死,要求屠夫填命。曹學佺聽罷秀才改口供後十分憤怒,斥責他枉為讀書人,下令衙役仗擊秀才,秀才終於招認是皇親威迫利誘,要他改口供。真相大白之後,曹學佺在案件上寫下「仗義每當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世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周星馳演活了數百多年前生活於明代的唐伯虎,用他那搞笑的腔調念道:「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星爺特有的腔調,加上精湛的演技,令大家對此二句詩琅琅上口、深入民心。唐伯虎本生在顯赫世家,但最後卻詐癲扮傻,浪蕩度日。為何如此有識之士淪落至此?

  唐伯虎原名唐寅,生在蘇州府,先祖之前的家世非常輝煌,但是到了唐伯虎父輩,家族開始衰落。其父努力栽培唐伯虎,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再振興家族。唐伯虎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學業上名列前茅,後來參加考試,一路過關斬將,考取蘇州府第一,鄉試又是第一。

  然而好景不常,唐伯虎在中進士之後,卻因為被牽扯到科舉舞弊...

知足者 貧亦樂 不知足者 富亦憂

  「知足者,貧亦樂,不知足者,富亦憂」這話源自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禍莫大於不知足。」當人不知足的時候,就會出現不少禍害,講的是知足常樂的道理。

  相信大家也聽過「半杯水」的故事。當人口渴的時候,看見半杯水,有的人會滿心歡喜,因為在最需要的時候有半杯水出現,可以解渴。然而,卻有一些人見到半杯水而感到不開心,因為眼前只得小小的半杯水,不足以解渴,更牽連出不滿足和不安的情緒。

  這就是心態問題,有正面、樂觀的心境,當遇上任何問題,便能以一個正面...

上屋搬下屋 唔見一籮穀

  「上屋搬下屋,唔見一籮穀」這話據說是來自廣東客家的俗語,原句不止「唔見一籮榖」,是「少了三籮穀」。意思是即使只是由上屋搬到下屋,沒有出門,榖子也會少了一些,提醒人們盡量不要搬家,搬家時難免有損壞或丟失東西。

  故事是這樣的:一位愛書若狂的老爺,由東家搬到西家後不久,發現有些書本不見了。他跟夫人談及此事,夫人回話:搬家的時候好像放了很多東西進去,但一個月後當想找回要用的東西,就發現有些首飾不見了,家具也少了,用起來很不順手。

  夫人更說即使像隔壁張夫人,只是從對面搬到他們屋子旁邊,只是一眨眼的時間,穀子...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意思是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樣,能夠與世無爭、能夠卑躬屈膝,引伸出做人的最高境界,也要像水一樣能屈能伸。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水擅長幫助萬物,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污濁之地,最接近於道。

  上善的人要像水那樣卑躬屈膝,居住在低下的地方,心要像水般深沉,...

相關標籤

室雅何須大 花香不在多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這是形容一個人品格高尚的名句之一,來自「詩書畫三絕」之誉的清代名士鄭板橋。

  鄭板橋曾在江蘇鎮江別峰庵讀書,這一句話是他當年在屋門題寫的對聯。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的意思是,居室清雅有緻,地方不必大;花朵只要香氣芬芳,數量不在於多。

  「室雅何須大」暗喻最重要是居住的人,如果屋主品德高尚,情趣自必高雅,就如花朵能散發香氣,不在於多少。對聯反映出作者的清高自潔、不媚...

春雨貴如油

  踏進春天,大家可能對濕悶的天氣感到煩悶,不過對農夫來說,春雨是非常可貴的,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

  這種說法在宋朝已出現。宋《景德傳燈錄》卷一道:「春雨一滴滑如油。」古時油是一種貴價的生活用品,因為油能夠點燈、煮菜、生火、取暖,是賴以生存的用品。

  春天下一場雨,是喜雨,能潤澤大地萬物,像油一樣重要。

  明代《春雨》也有說:「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滑倒解學士,笑壞一群牛。」可以看到古人對春雨...

知而好問 然後能才

  大學問家荀子在《荀子·儒效》中,對怎樣成才,有一段傳頌千古的見解:「志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情性,然後能修;知而好問,然後能才。」

  其中,「知而好問,然後能才」意思就是指天資聰敏而又肯虛心向別人請教,這樣就可以成為有用之才了。

  春秋時代,孔子被尊為「聖人」,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然而,他不只教人,自己也會虛心向別人請教。

  有一次,他到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一進祖廟,他覺得每樣事情都很新奇,不時向人問這問那。這個時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