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雄感恩錢乃信校長 一個決定改變他的命運

編輯︰黃皓頤

  在我個人尚有一事要大感恩於錢乃信校長的。會考後,因家境突轉困難,未能升上預科。我鬱悶在家幫閒。開學快一個月了,突然一位與我友好的同學,遠程趕到新界我家,說陳班主任叫我回去唸預科,說學校會給我助學金,不用擔心。我所以趕回學校重新上預科了。

獲校長給助學金 貧苦學生陳萬雄不用輟學

青少年在學校不單吸收到各種知識,也可以在師長循循教誨下,學懂啟迪思維、待人接物等,一生受用。圖中人並非錢乃信校長及其學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上課後,班主任告訴我,這是校長的主意。

  陳老師說,事情是這樣的。一天,校長問她,為什麼不見我讀預科,陳老師知道我家境,如實說了。校長說,可以給我助學金。且說「這個人是可以唸書的!」

  陳老師問他,我的會考成績很一般,何以說我可以唸書呢?校長回答說,「我未見過一個中學三年班學生,每到月初手上總是拿着《明報月刊》看的。」又說,去年他到圖書館査過包括大專生在內的借書紀錄,三位同學其中包括一位大專生,在圖書館借閱圖書最多的,其中一位是我。所以說我是讀書的材料。

  如果我不是遇一位對學生的觀察入微、對培養學生有教育理念的,我自此無機會讀預科,亦無法升大學,我會走上另一條人生道路。這樣的校長不是改變我的命運嗎?不是值得我終生感恩嗎?錢校長從未寫過最少我未讀過他討論教育的文章,在學校也甚少見他長篇大論的講教育,但是作為學生,處處見到他具有真正教育家的理念和風範。

  延伸閱讀:陳萬雄難忘錢乃信校長的嘉言德行

師長一言一語一事一物 陳萬雄承教終身受用

  我是唸中國近代史的,常閱讀近代名人自傳。在大多數自傳中,傳主都會懷念青少年時期在學時的情況,他們大多對母校和對影響過自己的良師,難以忘懷,滿溢感激之情。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 ,在一篇〈一代良師〉的文章中,說「我常常想到過去的很多老師……我覺得我這一生是幸運的,在當學生時碰上了很多好老師……。」

  近代民俗學先驅鍾敬文先生說:「我現在已經93歲了,離開先生的教訓也已經70年了。我對先生的懷念是伴隨着個人生命的增長而不斷伸展的。」「見面雖然再無緣分,但是,對老師的懷念,卻沒有因此斷絕。……像老師這樣的人格和學恩,是不容易在學生的頭腦中消逝的」(《滄海潮音》)。雖時代相距好幾十年,我的感受確如他們兩位長者一樣。

  近代名人對承教老師的懷念和感激之情,大都來自老師的一言之提示,一語的啟迪,一事的處理。一物的安排,受用終身,感念終生。正如我自己的記憶中的一言一語一事一物承教的感動。

  延伸閱讀:陳萬雄博士:閱讀的魅力

  社會上很多人篤信風水命理,風水命理先生的一句話,奉為金科玉律。但我的經驗,改變一個人命運常常是一位老師。老師一言一語之提示,一事一物的安排,令承教者醍醐灌頂,影響終生。教育的本質,首先在於人的教育,然後才是知識的教育。 人的教育是針對一個人一個人的教育,教育是輔助一個人一個人的成長。(六之六)

  (經作者授權,轉載自陳萬雄《讀人與讀世》,標題及分段經編輯整理)

陳萬雄憶王德昭老師 教學認真啟發思維

陳萬雄憶王德昭老師的為學與做人

陳萬雄難忘錢乃信校長的嘉言德行

陳萬雄:錢乃信校長的治校言行啟發了我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