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到用時方恨少 事非經過不知難

  這兩句說話出自南宋.陸游《格言聯》:當人去尋求知識,要實際運用時,就會發覺自己在書中所學的知識很少;有些事情如非親身經歷,亦不知其難處。

  就如文憑試考生進入試場,面對說明文需要大量佐證時,就會慨歎自己平日閱讀的書本量不足,涉獵的知識面不夠廣,所以下筆有困難,未能暢所欲言。另一方面,當人面對困難,不知如何決擇時,旁人總愛指指點點,給予意見,但實際經歷過事情的人,才明白箇中難處。

  因此,此二句話應合併來看,人必須追求「真知」,也需要「力行」,有豐富的知識,加上實際的經驗,人就會變得成熟,不再是井底之蛙,紙上談兵了。

  宋代大學問家朱熹也指出「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

養兒一百歲 長憂九十九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你認同這句話嗎?如果你已為人父母,相信十分明白箇中道理,但很多西方人卻未必有此觀念,這就看到中西文化的差異。

   從佛學角度說,父母與子女之間存着一段緣份。早在懷胎之日,父母便會對小生命關懷備至,出生之後更多事情要處理,教養、升學、交朋友、做人處世之道,很多父母也會緊張,為子女安排或給予意見。

   然而,子女到了成長期,就會覺得父母所謂經驗之談有點「過時」,並不完全接受,因而也有可能跟父母產生一定衝突。因...

不聽老人言 吃虧在眼前

   如果女孩子晚上才洗頭,又或者沒把頭髮吹乾便走去睡,老人家便會說:「日後會經常頭痛!」男孩子穿短褲,經常膝蓋外露,老人家又好像預言般說:「老了就會風濕骨痛!」這些都是「不聽老人言」的日常實例,但到底老人言有多準?

   老人家的生活閱歷豐富,有很多經驗之談,所謂「食鹽多過你食米」,累積的經驗著實不少。這些知識不是可以在書本裏獲得,因此往往能對年青一輩說出一些「忠言」,但聽進年青人耳中,就可能有點「逆耳」,一下子比較難接受的意見。

   不過,老一輩人給予的意見,未必即時可以見到效果/影響,正如上述「頭痛」和「風...

鐵拐李踢足球

  八仙是古時民間的八個道教仙人﹐年長而經驗豐富的鐵拐李是八仙之首。但古代民間的神仙也踢足球?

  黑垢蓬頭兼跛右足的鐵拐李原來身材魁梧,一次修行時神魂出竅以赴太上老君的約會,臨行前吩咐徒弟,若七日不回便把自己的軀殼燒掉。結果徒弟在第六天便把鐵拐李的身體燒掉﹐鐵拐李回來神魂沒有身體可依,便附在一個乞丐的屍身上了。這個屍身右腳殘廢,只有用另一隻腳並倚着拐杖步行,鐵拐李亦因而有了這個稱號。

  俗語...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古代文人的胸襟,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兩句可見一斑。

  明楊慎的《臨江仙》以滾滾而來的長江水,一去不返,比喻歷來幾多英雄人物也像被長江的浪花蓋過一樣,在時光流逝中消失不返。這兩句的意思也就是《臨江仙》中第三句—「是非成敗轉頭空」,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論是與非,抑或敗與榮辱,轉眼之間都成為過去;也用來訓喻過於看重名利和權勢的人。

  例如,這名政客縱使今天...

相關標籤

有志方有智 有智方有志

   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曾經寫過一首詩來勸告兒子。詩其中兩句是:「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這兩句話看似相似,實際大有不同,有「志」先還是有「智」先,是湯顯祖想向兒子說明的道理。

  他想說:只有立下了遠大的志向,才能勤奮學習,變得聰明。只有明白事理,才能樹立起遠大的志向。

  立志有多重要?國家首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有一個立志的故事。

  他在潘陽東關模範高等學堂讀小學的時候,一天,魏校長問同學:「讀書為了甚麼?」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有說想發財,有說想為自己找出路。

  當校長問到...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

  我們經常勸勉年輕一輩說:「做人要有遠見,志向遠大一點。」在中華經典名句中,就有張載《經學理窟.義理篇》的「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志向不遠大,精神又不集中,即使學習也不會有成效。

  張載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他指出學習要成功的話有兩大要素,一是立志要高遠,二是專心致志。

  他認為若是心不在焉的話,雖學習了仍會一無所成的,怎樣才是心不在焉呢?就是不能專心致志,而要做到專心致志,指的不是個人的一時狀態,而是這個人做事的慣常姿態。

  延伸閱讀:古代「勸酒」有專門職...

心欲專 鑿石穿

  形容堅持做下去最終得到成功的,我們一直會以「鐵柱磨針」來形容,不過,也有同樣言簡意賅的形容詞可以用的,「心欲專,鑿石穿」就是其中之一。

  「心欲專,鑿石穿」出自唐.張鷟《遊仙窟》:「張郎心專,賦詩大有道理。俗諺曰:『心欲專,鑿石穿。誠能里之,何遠之有!』」意思顯而易見,就是一個只要專心一意,就算石頭也能鑿穿,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

  同樣道理,在曾國藩《致沅弟.咸豐七年十二月十四夜》有另一句有趣的形容,就是「坐這山望那山」。

  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