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經濟特區起動40年 GDP急升2000倍高速發展

撰文︰華思齊

  41年前的今日,即1980年3月24日,廣東福建兩省會議上,中央宣布成立「經濟特區」,建議首先集中火力建設深圳,其次是珠海,並在汕頭及廈門進行規劃;同年8月,正式批准上述四個城市成為首批「經濟特區」,標誌改革開放新里程。

鄧小平改革開放後訪星洲取經 選4經濟特區做試金石

經濟特區深圳的羅湖區大變身,由改革開放前的小漁村演變成為高樓林立、經濟急速發展的大都會。(網上圖片)

  今天看經濟特區成功,好像順理成章,但40年前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珠海和汕頭3個經濟特區加起來,也只是佔廣東省GDP 6%,這條路走得並不平坦,而決定起步那一刻,更加步履維艱。

  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的設計師,當年是怎樣決定中國走上改革開放的路呢?

  此前的中國,一直閉關鎖國,國際聯繫不多,既不允許外商到中國投資,也沒有向外輸出資金,經濟水平落後,甚至被一些發展中國家比下去。鄧小平意識到,中國要走現代化路綫,必須把國門打開。

  1978年11月新加坡之旅,令鄧小平大開眼界。新加坡,國土小,面積僅及上海十分之一,人口約230萬,每年卻能從200萬旅客身上,賺取10億美元的旅遊收入;還有透過引進外商資金及技術,令工業及經濟起飛,躍升「亞洲四小龍」,這些經驗值得借鏡。

根據李光耀回憶與鄧小平會面,提到「從未見過一位共產黨領袖,在現實面前會願意放棄一己之見,甚至還問我要他怎麼做。」1997年鄧小平逝世,李光耀高度評價封方為「偉人」,稱如果沒有鄧小平,「中國會繼續走過去老路綫;他採行開放,拯救了中國,12億中國人才可能有光明的未來。」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後拍板成立經濟特區,正是帶領中國走出經濟低谷的方法之一。(網上圖片)

  鄧小平回國後對此念念不忘。改革開放需要一個突破口,但中國土地廣、人口多,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塊試驗場,萬一失敗了,也就一片小地方。

  3個月後,一份關於港商要求到東莞設廠的來信,引起鄧小平重視,他意識到時機到了,立即在信上批示:「這件事,我看廣東可以放手幹。」

  又過了3個月,當時的廣東省主要領導習仲勛等提出利用毗鄰港澳地區優勢,推行特殊靈活政策,加快改革開放。鄧小平當日下午便拍板,讓廣東劃地推行,「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呢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那塊地,就叫做特區;其後還選定在深圳、珠海、廈門、汕頭4個具潛力的地方試辦特區,1980年今日正式定名為「經濟特區」。

鄧小平南巡經濟特區 喜見改革開放豐碩成果

  4年後,鄧小平首次南巡深圳,登上當時最高的國商大廈20樓天台,環視興建中的羅湖新區,行程後留下「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文字。隨後幾年,國家先後開放包括上海、天津、大連等14個沿海城市,又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區、山東及遼東半島等,從南到北開闢為沿海經濟區。

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在1984年南巡,先後視察了深圳、珠海和廈門3個經濟特區,提到「特區是一個窗口,是技術窗口、管理窗口、知識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特區成為開放的基地,既在經濟方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規模的對外影響。」(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小漁村變大都市 深圳改革開放40年巨變

  40年後今日,深圳、珠海和汕頭3個經濟特區加起來,佔廣東省GDP 30%,金額由16億增加至3.3萬億,增長超過2,000倍。由加工貿易到工業提速,至發展高新產業到推動現代化服務業,經濟特區都扮演重要角色,成為國家改革開放高速發展不可或缺的引擎。

改革開放|最年輕省份也是最大經濟特區 海南省從小漁村變大都會

大亞灣核電站 改革開放最早中外合資項目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 西部大開發20年經濟躍進

改革開放|外交部長錢其琛 40年的外交風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