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遺囑」要趁早?中國人遺囑訂立趨向年輕化

編輯︰康文

  一講到「立遺囑」,好多人會認為是年老之後才會做的事,但其實隨着大眾觀念轉變,立遺囑開始變得「年輕化」。內地中華遺囑庫近期發布《2020中華遺囑庫白皮書》,指出現時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訂立遺囑,當中甚至有「00後」的參與,說明訂立遺囑不再是某個年齡段的「專利」。

 

「80後」關注存款分配 「90後」掛心虛擬資產

  據介紹,截至2020年底,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19萬份遺囑,當中有954份遺囑經已生效。而由2017年到2020年,中國青年立遺囑的人數快速增長,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當中最年輕的遺囑訂立者年僅17歲。

  在2017年,只有73位「80後」在中華遺囑庫立遺囑,到了2020年,這一數字飆升到503人,將近翻了7倍。報告中就提到,「80後」作為中國社會的中流砥柱一代,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都比較大,再加上新冠疫情催化,令群體思考盡早立下遺囑,為財產分配和家人照顧作出保障。

  「90後」同樣有不少人選擇提早立下遺囑。據統計,目前有553位「90後」年輕人在中華遺囑庫登記了遺囑。這些「90後」更為關注自己財產的分配處理,其中有81.61%遺囑涉及銀行存款,有71.54%涉及房產。

  有訂立遺囑的「90後」就認為,現代人對死亡已經沒有那麼避忌,尤其疫情發生後,更醒悟人生無常,加上現在很多年輕人名下擁有財產,因此訂立遺囑十分必要。 

當代中國-中國新聞-立遺囑1
不少人覺得提早訂立遺囑「不吉利」,但如果能盡早做好安排,「身後事」反而能夠更為妥善地安排。(網上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有別於其他年齡段的群體,「90後」在遺囑中還會特別關注自己「虛擬財產」的分配,例如社交平台帳號、遊戲帳號、支付寶帳號等等。

  不過有律師表示,遊戲帳戶同社交媒體帳戶一般都會在使用者協定中標明用戶只有使用權,帳號的所有權歸屬平台運營商,意味着這些帳號並不屬於個人財產,不能當成遺產繼承轉讓,因此即使寫入遺囑也無法生效。

 疫情催生「微信遺囑」成另類精神寄託

  太早訂立遺囑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有些內地年輕人就會選擇「微信遺囑」來作為「練習」。

  新冠疫情發生之後,中華遺囑庫順應時勢開通了「微信遺囑」留言功能,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寫下「遺囑」,再選擇發送方式和送遞日期。這種「微信遺囑」並沒有法律效力,但卻受到年輕人青睞。

  中華遺囑庫去年全年共收到差不多7萬份「微信遺囑」,在最高峰時期——也就是2020年2至3月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每日都有過千條遺囑上傳。

當代中國-中國新聞-立遺囑2
「微信遺囑」不具法律效力,如果是涉及財產分配,還是應該通過訂立合法的遺囑來安排。(圖片來源:Getty)

  撰寫「微信遺囑」的群體中,20到30歲年輕人數量最多,佔比將近4成。其次就是20歲以下的「00後」,佔比將近3成,當中有不少人是學生。

  而在這些「微信遺囑」中,大部分都是對家人或愛人的祝福,或者是向戀人或配偶的表白,其他還有部分是人生的總結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中國人很多時候不擅長表達自己內心感受,這樣的「微信遺囑」反而為年輕人提供一個精神寄託或是抒發感情的渠道,雖然不具法律效力,但卻可以有不凡的意義。

世衛報告:華南海鮮市場非新冠病毒源頭 籲各國積極配合研究

中國疫苗海內外接種均破億 加強針已在試驗

1:26

全球首例 國產重組新冠病毒疫苗獲批緊急使用

1:24

時速176公里逼近高鐵 廣州新地鐵速度創紀錄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外籍人士支付指南

中國推出外籍人士支付指南 如何用信用卡?移動支付不必登記個人資料?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