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标签︰俗语

标签︰俗语

“女人心海底针”下一句是什么?

  “女人心、海底针”这句俗语,从字面看,一根针掉进大海,当然很难找到,比喻女性心思难以捉摸。

   女性的心思细密、感情细腻,喜好和情绪,有时候就像3、4月的天气,骤晴骤雨,难以捉摸。虽然这句话出处已难以考究,但相信很大机会来自男性。

   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如今已很少人知道,下半句是:“就算捞到还扎人”,意思是即使能在海底捞到针,但这针仍是会扎人的。

   两句话连在一起,是形容女性根本不讲道...

“㓥白鹤”同饮酒有关?

  当有人喝醉酒呕吐时,广东话会称为“㓥白鹤”,为什么呕吐跟“白鹤”有关?

  喝酒过量以致肠胃不适,呕吐是自然不过的反应,但广东人则以“㓥白鹤”来形容,原来这是来自普通话“汤白喝”的谐音。

  北方有些地方称酒为汤。天气寒冷时,饮酒要用热水温住盛酒器皿以保持温度。如《水浒传》中林冲在风雪中夜宿山神庙一段:“那跟来的人讨了汤桶,自行烫酒”;另外,在《红楼梦·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一锅熟”与 “一锅端”  

  “一锅熟”是广东俗语,从字面看,就是将所有食材放在一个锅中烹调,直至煮熟为止,实际却有“同归于尽”的意思。

  在电影情节里,贼人被警察重重包围时,为求自保,贼人将手枪指向附近的火水桶,大喊“唔好行埋嚟,否则同你哋一锅熟。”贼人若是开枪射向火水桶,定必引发大爆炸,周遭的人可能也会葬身火海,同归于尽。

  类似的词语还有“一锅端”,不过两者意思有少许不同。

  “一锅端”比喻一下子全拿出来,没有剩余,或一下子全...

八九不离十

  形容某事与事实十分相近,或者一件事差不多完成,一般会说“七七八八”,但亦有人形容“八九不离十”,为什么?

  “十”在中国通常被认为是代表圆满的数字,“八九”就代表一件事接近完成、或猜测接近真相。

  古代典借中,不少文章都出现过“八九”的用法。例如《红楼梦》第三十回:“紫鹃也看出八九。”

  中国现代作家老舍的《柳屯的》则出现“八九不离十”的用法:“可是比较的,我还算是他的熟人,自幼儿的同学。我不敢说是明...

“长舌”到底有多长?

  当遇到喜爱搬弄是非的女人时,便会不期然说一句“长舌妇”。爱说别人长短的妇人,舌头真的特别长吗?

  在古代,长舌原来真的与女性有关的。

  在《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意指女人有长舌,就是惹祸的根源,故有“长舌妇”一词,指妇人爱说是非。

  至于有多长才算长舌呢?诗经没有详细描述,那就只有古人才知道的标准了。

  延伸阅读:三长两短  哪三长与哪两短? 

 

“一匹布咁长”有多长?

  形容事情复杂,难以解说,我们会说:“简直一匹布咁长”。究竟一匹布有多长呢?

  根据《孙子算经》:“四十尺为一疋(通俗字是“匹”)”,一疋等于40尺。而按香港《度量衡令》标准,1尺(中国单位)相等于0.371475米,一疋即14.859米。

  不过,说话很难用“一匹布”来量度的,这句话只是用来泛指事情很复杂、难以三言两语说清楚的意思了。

  延伸阅读:马的量词为什么是“匹”?...

消失的俚语|念五两

  假如现在问人什么是“念五两”,可能并没有多少能够答得上。“念五两”是什么意思呢?

  清朝至民国时,在省城广州有很多妓寨(院),娼妓盛行,因此有很多跟妓女有关的俗语出现。昔日的恩客不乏与妓女日久生情、而带走妓女的情况,这种情况经常被人取笑,“念五两”就是这个意思了。

  为什么叫“念五两”呢?

  “念”又可等作“廿”,“念五两”又可以称作“廿五两”,以一斤为十六両计,“念五两”就是...

消失的俚语|念五两

  假如现在问人什么是“念五两”,可能并没有多少能够答得上。“念五两”是什么意思呢?

  清朝至民国时,在省城广州有很多妓寨(院),娼妓盛行,因此有很多跟妓女有关的俗语出现。昔日的恩客不乏与妓女日久生情、而带走妓女的情况,这种情况经常被人取笑,“念五两”就是这个意思了。

  为什么叫“念五两”呢?

  “念”又可等作“廿”,“念五两”又可以称作“廿五两”,以一斤为十六両计,“念五两”就是...

“富过石崇”与“富过马云”

  讲到一个人是否富有,香港会说“你估我系李嘉诚咩?”内地则会说“富过马云”,上一辈的话则会说“富过石崇”。   李嘉诚富有不用说;马云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互联网时代凭不断创新而富甲一方。那么,谁是石崇呢?

  石崇(249-300年),渤海南皮人(今河北省南皮县),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他是大司马石苞第六子,生于富有家庭,成长在父亲石苞乐陵邵公府上,衣食无忧。

  他出任修武县令,因为才德晋升至城阳太守,后因战功而封侯。

  虽然他聪明,但并不清廉。石崇出任荆州地方军政事务时,以抢劫商贾货品财物而致富,建...

穷过蒙正?

   形容没有钱,广东俗语会说“穷到燶”,不过,内地老一辈的,或许会说:“穷过蒙正”,究竟“蒙正”是谁?

  蒙正全名是吕蒙正(944-1011年),河南洛阳人,是宋代名臣。宋蒙正出身贫穷,在高举之前是百分百“穷到燶”的人,后来他发奋读书,最终高中状元。

  宋太宗非常欣赏他的才学与品格,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

  虽然位高权重,但他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

买东西,为何不是“买南北”?

  去购物的话,我们一般会说“买东西”,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

  田书华《“物称东西”的俗语源浅深》中,提到“东西”一词早在汉代已出现。儒家经典《公羊传 · 襄公十六年》中有“君若赘旈然”,当中的“旈”,就是指东西的意思了。

  据说,南宋理学家朱熹好友拿着竹篮子要去买东西时,朱熹就曾向他询问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

  好友这样回答:“不行,因为...

上坟不带五果 家中无灾祸

  4月清明节前后,很多人都会去扫墓。扫墓会带备三牲祭品,水果是少不了,是不是所有水果都可以用来扫墓拜祭先人?俗语有说:“上坟不带五果,家中无灾祸”,哪五种水果不宜供奉给先人?

  第一是空心果,如哈密瓜、木瓜,代表不幸;第二是梨子,有分离的意思;三是莓类水果如草莓、蓝莓,因为“莓”普通话有“没”的意思,不吉利;四是一串串的水果,如荔枝、葡萄,有“串串随祖”,传统认为对祖先不敬;五则是多种子水果如石榴、百香果,多籽水果被认为是“不够纯洁”,恐有不敬之嫌。

  中国传统祭品都与...

轻僄僄

  这个广东方言应该不难估到吧!对的,“轻僄僄”就是广东人日常都说到的“轻飘飘”,意思就是形容某人或某一件物件比想像中轻柔。“僄”发音亦作“飘”。

  詹宪慈《广州语本字》:“僄僄者,形容物之轻也,俗读僄,若飘。”“僄”字在古时已经有,在《说文解字》作“轻也”。

  荀子形容楚人《荀子·议兵》形容楚人矫捷,就曾说:“轻利僄遫,卒如飘风。”就有身轻如燕、灵巧矫健的意思。今天我们说的“轻飘飘”,其实就是“轻僄僄”啦。

  延伸阅读:龙九子之一:赑屭  ...

擦鞋 

   在职场上形容某人经常阿谀奉承,为了讨好领导说很多过于夸张的褒奖言语,除了会用上“拍马屁”外,还会用上一个更符合粤语语境的词语——“擦鞋”。

  在近代社会或者现今某些发展中国家,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都会在街上到一些拿住木制鞋箱、膊头搭住一条毛巾的擦鞋从业员,他们有的是成人,也有不少是小孩。

  顾客只需支付少量金钱,他们就会用尽浑身解数把你的鞋擦干净。

  因为擦鞋的时候他们都会蹲低身子,要抬高头才能望见客人,因此这个工作就给人低下卑微的感觉...

马死落地行

  经历过人生低潮后,仍然积极面对,最终站起来重新出发,这正是“马死落地行”的表现。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背后充满哲理。

     “马死落地行”是传统的广东谚语,在古代骑马赶路是快捷便利的方式,但一旦在路途中马匹体力不继而暴毙,大家都知道唯一的方法就只有下马自己步行。

     由此引申出:人在失去了优势、靠山、或可以依仗的事物以后,为了继续前进,就只好顺势而行,凭借自身努力随机应变,即使要面对更加艰苦的情况亦在所不惜...

当冬瓜遇上豆腐

  “如果有乜冬瓜豆腐,我都唔知点算好…”这是一句广东俗语,寓意万一遭遇不测,生活顿失依靠。为什么我们会用“冬瓜”和“豆腐”来形容不幸的状况呢?

   在办完丧事之后,一般会设有解秽酒,席上的餸菜以素菜为主,冬瓜和豆腐往往是当中的必备之选。后来人们就以此比喻为意外的灾祸或遭遇不测。

  “冬瓜”和“豆腐”,看似一个厚实,一个轻柔,但两者摔到地上,一样会粉身碎骨,代表当遭遇厄运时,谁都难以逃脱不幸的命运。

   有趣的是,“瓜”在粤语中也确实有“死...

乌利单刀  

  足球比赛通常看得人紧张万分,如有球员表现失准,就更会令球迷鼓躁不安,例如某球员在面对球门时单刀不入,失掉黄金机会,只能伏地怒骂,有网民就形容为“乌利单刀”。

  “乌利单刀”是广东话中的一个常用俗语,意思是办事办得糊里糊涂。

  相传这句俗语源自新会一带,话说元朝灭宋之后,有一名镇守当地的蒙古将领名叫乌利,此人凶猛非常,经常拿大刀到处欺压平民,当地居民对他极为反感。

  有一天,乌利在坐船渡江时,船在江中心沉没,由于乌利是蒙古人,不熟水性,于是一命呜呼。

  ...

海军斗水兵

  “海军斗水手”这句广东话俗语与本港足球发展有关。

  在50年代﹐本港有一支由英国驻港海军舰只人员组成的足球队,名叫“海军”。这支海军队曾是甲组足球员,成绩每每差强人意,曾多届在甲组成绩包尾,最后更被踢出甲组之列。无独有偶,同期本港的体育新闻亦以“水”或“水兵”(海军又可叫作水兵)形容表现差劲的足球队,标题有:“水﹐水﹐水!铜锣湾足球赛,海军又惨败...

施恩莫望报

  施即给予,恩即恩惠,给予别人恩惠,不要(莫)期望回报,这话的后续是“望报莫施恩”,如果在期待别人给你回报,就不要施予恩惠吧!

  这话说来容易,实际行动时却有点困难,例如一对夫妻,做妻子的为家庭尽心竭力付出一切,期望丈夫可以体恤自己,多点关心,但实际可能事与愿违;中国传统观念之中,父母也期望养育子女长大成人之后,可以回报自己,但未必一定可以如愿以偿。即使朋友之间的情谊,也不应与回报挂勾,否则可能“希望愈大,失望愈大”。

  ...

割鸡焉用牛刀

  鸡和牛是两种尺码相差甚远的禽畜,杀鸡用宰牛的刀,实在有点小提大做,多此一举。

  例如幼稚园生要做一个关于动物的研习报告,让学生跟不同动物拍照,然后略为介绍一下便可,但用上博士论文的资料和方法,绝对是“割鸡焉用牛刀”了吧!

  句子的典故是这样的:孔子的学生子游,在担任鲁国武城首长时,用礼乐教化百姓。有一天,孔子到武城,听到武城一片弦乐歌声,便微微笑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

红颜祸水

  中国历代有不少皇帝,都是贪图女色只顾逸乐,部份更导致国家衰落甚至覆亡,我们称之为红颜祸水。为什么叫“祸水”而非“祸国”呢?

  夏桀宠爱妺喜,种下夏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妺喜被视为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其后又陆续出现商代妲己、周代褒姒。因此,当越王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时,大臣伍子胥进言:“臣闻: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也,王不可受。”

  不过,英雄难过美人关。红颜祸水持续不绝,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编辑推荐
2:38
中国式现代化

国策通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2:03

国策通识|高质量发展──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2:21

国策通识|什么是“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

国策通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2:39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批12辆“解放”牌汽车、武汉长江大桥

国策通识|什么是五年规划?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策通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构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不同区域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因此,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国策通识|什么是“区域协调发展”?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交通75年 从“基本靠走”到复兴号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如何成为“基建狂魔”?

2:11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取得巨大发展。

非凡75年·政经篇|书写奇迹 持续超越 中国经济走过怎样历程?

冒失老师的用意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冒失老师的用意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红孩儿与小背包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红孩儿与小背包

千金难买子孙贤

  你有没有“千金难买心头好”的经验?

  “心头好”就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很喜欢的东西,有时就算有千金也未必买到。

   语出明·冯惟敏《商调·集贤宾·题长春园》:“好弟兄宦业成,老夫妻福寿全,喜的是千金难买子孙贤。”此处说的,是子子孙孙的贤孝,当然是“千金”也难以买到的。

   后来也有人把“子孙贤”换成“心头好”,形容购物时的乐趣。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