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面菜式“沙嗲牛”、“捞丁”如何成为香港文化?

编辑︰豆子

  即食面菜式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香港人一星期总会吃上一、两次即食面(广东话为“公仔面”),早餐一碗沙嗲牛肉面,午餐来一碗餐蛋面,晚餐再吃一碗五香肉丁捞面,对忙碌的香港人来说并非什么稀奇事,即食面早已融入香港文化,成为香港人家家户户必备的食物。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茶餐厅-即食面-公仔面1
沙嗲牛肉面茶餐、奶茶、蛋挞,是香港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图片来源:mingxmusic@Instagram)

食面改变香港文化

  60年代以前,香港人想在平日家常便饭吃一碗面,并非简单容易的事,首先要提前准备好材料,包括面条、香料、酱油等,1986年电视广告有这样的一句标语,“为求食得好,功夫搏命做”,反映当时的香港文化,要预备一碗美味面条的过程非常繁复,加上当时香港文化普遍仍然以米饭作为主食,所以面食并不普及。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香港经济起飞,市民工时增长,用膳时间缩短,这时以“3分钟即吃”作为卖点的即食面进军香港文化市场,标榜方便、快捷、美味,对当时的香港人来说简直如获至宝,是连吃饭又要赶时间的“打工仔”的恩物,即食面的出现大大改变了香港文化。

香港文化茶餐厅必备“沙嗲牛面”

  早年香港的茶餐厅主要由潮州人开设,不单售卖西多士、咖啡奶茶等由西方传入的食物,他们亦将自家制的沙茶配合即食面,创出沙嗲牛肉即食面。香港英治时期,英国人喜欢三点三下午茶,到高级咖啡店喝奶茶、吃三文治,而工人则这段小休时间到平价茶餐厅吃沙嗲牛肉面,贪其咸味重,可以快速补充流失的汗水。自此,“沙嗲牛面”便成为了香港文化的一部分。 

靠快捷方平成为香港文化

  即食面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全球走红热卖,与其价廉、便利、口味繁多息息相关,尤其以对于相当追求速度的香港以至其他亚洲地区,即食面更是忙碌生活中的必须品,甚至已融入当地饮食文化,香港文化茶餐厅的即食面餐便是一个好例子。所以,对于较为慢活的欧美国家,即食面的销量及当饮食文化的影响便相当较低。

  根据世界即食面协会(WINA)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合共消费了1,036亿即食面,每日就2.8亿个即食面,而2018年即食面需求最多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尼和印度。以每年人均食用量最多计算,排首位的国家是韩国,平均每人食75包,其次是越南和尼泊尔。

天星小轮见证香港文化120年

2:09

珍惜香港制造 “红A”盛载的香港文化

1:51

尖东圣诞灯饰 香港人的中西文化交融回忆

1:51

中环张灯结綵 创圣诞灯饰先河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建筑女王”扎哈‧哈迪德香港情缘 设计山顶俱乐部 夺生涯首个国际奖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

香港海防博物馆原是鲤鱼门炮台 改名“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是回归初心?

1960年代太古针对不同受众在报章刊登了各式各样的广告,构图精美,讯息简洁,吸引眼球。

香港街道故事|太古糖厂街 铜锣湾糖街 两大洋行之争?北角差点有糖厂?

(左)1920年代利园创办人买下渣甸山,开发成「利园山」。 (右)恩平道以广东四邑命名。

香港街道故事|铜锣湾利园山为何消失?这几条街为何以广东四邑命名?

垃圾征费|4‧22齐“走塑” 禁胶餐具外卖点算?网购棉花棒会否犯法?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