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美對華定性難改 中國謀變但不求人

編輯︰郭曉陽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本周一就中美關係回答了記者提問,她稱「中國在國內愈來愈威權,在國外愈來愈強勢」,並認為中國「傷害了美國工人,削弱了我們的技術優勢,威脅了我們的同盟關係和我們在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她表示華盛頓「正在耐心地尋求與中國打交道的新方法」。

拜登與特朗普政府方向一樣

  從普薩基的表態可以看出,拜登政府對中國的認識和定性與特朗普政府幾乎無異,普薩基強調「我們正與中國展開激烈的競爭,與中國的戰略競爭是21世紀標誌性的特徵」。拜登政府在意的只是「讓中國承擔責任」的「新方法」。

  華盛頓需要拉盟國一起遏制中國,這的確是美國兩黨在對華路線上的共識,中國人需要真正靜下心來,面對中美關係長期嚴冬所意味的種種挑戰。

美國新任國務院發言人Jen Psaki上場就表示對中國需要維持強硬姿態,反應美國對華政策換湯不換藥,無論誰上任美國總統,最終還是會與中國進行直接競爭。(圖片來源:AP)

  美方強調「耐心」,可能有幾層意思,包括拜登政府視處理疫情等國內問題為當務之急,他們希望先與盟友充分溝通之後再與中國談,以及他們雖看不慣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零敲碎打」,但自己就怎麼與中國打交道也沒有主意等等。

  既如此,我們認為中方也不妨以耐心回應之。現在中國的抗疫是全球主要國家裏最順利的,我們的經濟恢復最強勁,國內高度團結。主張緩和中美關係是中國減少中美交往成本,以及支援全球穩定的一份善意,但我們並沒有需要拜登政府立刻幫忙解決的急迫大項。對中美關係現狀中方已經形成很強的適應和承受力,如果華盛頓不著急調整,我們有什麼可急的?

  從中國一國之利的角度說,中美關係好與不好除了要看它導致的當前是非和牽扯精力多寡,還要以中美競爭的結果來審視。也就是說,如果中美關係就這麼僵持着,但不打仗,而且結果是中國對美國的相對發展速度更快了,兩國的實力差距不斷因此而縮小,那麼這樣的中美關係從戰略意義上就不能說是不好的。

中國持續加大開放市場,對於外國企業和商品,都保持高度歡迎,讓外國企業可以一同分享中國市場的增長。(圖片來源:AP)

  要看到,特朗普團隊在4年裏不斷打壓中國,搞各種脫鉤斷鏈,但他們的弱華企圖一個都沒有實現,而且中國相對前進了一大步,美國的綜合戰略損失則大得多。所以說改善中美關係就是中國的善意,它不是中國被美國壓得受不了了請求華盛頓「高抬貴手」,這一點美國的所有政治精英都需要建立清醒認識。

中國做好自己 外資入華保持強勁

  中國的耐心需要體現在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上,而這早已是中國應對美方壓力的現實策略。中國要在中美關係全面惡化的環境下保持強勁發展,這已成為中國經濟運轉新的戰略指南。我們在國內要繼續踩改革的油門,對外則要逆着美國的脫鉤斷鏈把開放愈搞愈紅火,這一切已在中國系統性成形。

  在最困難的2020年,外國在華直接投資又增長4%,美國多家大公司計畫在華擴大投資,這些都證明了特朗普政府對華路線已經走進死胡同。

外國的對華投資,沒有因為美國諸多限制而減少,甚至美國本身的企業,都看好中國,甚至依賴中國的市場規模,而繼續加大投資的額度。(圖片來源:AP)

  特朗普路線之魂就是魯莽地推動與中國戰略對抗,拜登政府要把美國帶向新路,但如果只做表層的項目調整,不觸動美國的戰略思維,那將是捨本求末,他們在主要目標方向有可能搞成夾生飯,或者是新瓶裝舊酒。

  如果看不到中國的發展是這個人口大國在改革開放條件下的必然浪潮,看不到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努力遵守國際規則的誠意,也看不到中國維護本國根本利益的堅定決心和能力,那麼美國新政府就有重蹈特朗普政府戰略錯誤的危險。我們希望拜登團隊對華政策的實際情況不是這樣。

(轉載自26/01/2021環球網)

中美關係|中美各有優勢 競爭不是射毒箭

中美關係|中國腳踏實地的外交路線正逐漸奏效

中美關係|蓬佩奧或讓台灣當局的日子倒計時

一年的跌宕起伏讓中國人領悟了什麼

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