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青年:80後女孩徒步世界最荒蕪角落

撰文︰紀小婷

  零下30多度的南極雪地一片茫茫,當代中國80後女孩馮靜踩着雪橇、拖着物資一步步艱難前行。歷經80天的徒步,她終於來到南極難抵極——距離南極大陸所有海岸線最遠的內陸點。借用太空人阿姆斯特丹的名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因為靠雙腳走到難抵極,在當代中國是第一次,在人類歷史上是第一次。 

 

創下當代中國及世界紀錄  

  馮靜是個自由職業者,熱愛旅行。10年前,她就開始用背包、自駕、帆船等方式環球旅行,去過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儘管如此,徒步到南極難抵極,仍然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難抵極被稱為不可接近之極,是世界上最荒蕪的角落。全世界只有7名男性靠風箏滑雪抵達這裏。換句話說,人類徒步至此的紀錄至今空白,女性紀錄更是空白中的空白。 

  馮靜身高只有1.64米,沒有運動員的體魄,沒有任何極地運動的基礎,甚至沒有滑過雪,在極地探險中屬於先天不足。但是,她有最大武器:拼上一切的決心。如她所說:「我雖然只有這樣的體格,但我的骨頭可以硬一點。」 

  經過5年的訓練和準備,馮靜和另外兩個助手開始了這趟「死亡之旅」。 

為了徒步難抵極,馮靜(右)在南極提前進行體能和徒步測試。(網上圖片)

  3人在海拔3700米、體感溫度零下50攝氏度的條件下,拖着幾公斤的物資和雪橇徒步,要解決吃飯、睡覺、上廁所的問題,還要應對7級大風,數十米深的冰隙,以及隨時可能出現的身體問題。 

當代中國青年:不斷突破困難邊界  

  起初,走40步才需要休息,慢慢地40步變成30步,30步變成20步,爬到氣要斷了,喘到無法說話,只能通過點頭搖頭溝通。過程中,馮靜還遭遇了扎營時被鐵鏟切開下巴;負重前行勞損嚴重,需要用手扶住腦袋才能前行等等各式各樣的難題。馮靜把這段時間稱為「釐米之戰」——每步能往前挪動幾厘米,已經是莫大的勝利。 

1958年,蘇聯科考隊依靠機械設備抵達此處並樹立列寧像。圖為徒步之旅結束,馮靜拖着行李登上返程飛機。(網上圖片)

  一般人很難明白極地探險的樂趣和意義在哪裏,更有人說這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但馮靜作為一個探險者,總有種遠征的渴望:「我非常渴望以一種深刻的方式去感受南極,而不是停留在書本上。環球旅行教會我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不斷突破困難的邊界。」 

  如何突破困難邊界?馮靜有自己哲學式的信念:「極地遠征從來沒有捷徑,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地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面,相信每一步,相信每一米。」 

當代中國青年義工 遠赴西藏只為拾垃圾

中國教育:山區學生的搖滾夢

當代中國民間義工:救援「藍精靈」

殘障網店店長 被中國經濟改寫人生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