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手為強 後下手遭殃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指先於別人行動,可以取得優勢,遲於別人行動,就會遭到禍害。

  此話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八十一回:「不趁此時下手他,還到幾時!正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

  早在楚漢相爭時期,西楚霸王項羽叔父項梁,已得悉一種兵法:「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在雙方對壘之時,先發動攻勢的一方,往往較易取得勝利。這跟「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有異曲同工之妙。

  唐太宗李世民也深諳此道。唐朝江山雖為其父李淵(唐高祖)確立,但李世民出力不少。礙於當時長嫡繼承關係,大哥李建成才能成為太子,並對李世民有嫉妒之心,欲連同四弟李元吉向李世民下毒手,於是李世民先下手為強,發動玄武門之變,剷除李建成等人,繼承帝位,並令唐朝進入盛世,史稱貞觀之治。後世不少評論也指出,李世民為歷代明君之一,唯一污點就是發動兄弟相殘的玄武門之變,然而,若不是先下手為強,歷史就從此改寫了。

吾日三省吾身

  這句說話出自《論語·學而篇》,是孔子學生曾參所說的,全句如下:「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意思是:我每天都再三自我反省: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竭盡所能?和朋友相處有沒有言而無信?師長傳授的知識有沒有好好複習?

  現代都市人的投訴文化愈趨盛行,總愛在小事裏挑骨頭,但對於自己的過失往往視而不見,所以如果一個人每天懂得自我反省,必定會有所進步。

  宋代學者朱熹對曾參「日省其身」的說法特別推崇,一...

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

  當你處於困難時期或苦讀階段,身邊的人可能給你一句打氣的說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意思是捱得過這千辛萬苦,才能獲取功名富貴,成為別人敬重的人。

  此話出自明·馮夢龍輯《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走出門來,只見大門上掛着一對聯:「十年受盡窗前苦,一舉成名天下聞。」這是古代讀書人的寫照。又見二門上有一對聯:「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後來成為民間俗語,改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要數中國歷史上「吃得苦中苦」的典範,首選明朝開國君主朱...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孺子牛」源自一個父疼子的典故。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將典故改寫的句子。原句出自他於1932年的詩作《自嘲》。橫眉:怒目而視;千夫指:眾人的指責;孺子牛:甘心為群眾服務的人。二句的意思是對待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就甘願服務。

   「孺子牛」源自一個父疼子的典故。《左傳‧哀公六年》:齊景公有個庶子名叫荼,景公...

千里馬常有 而伯樂不常有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出自唐代韓愈的《雜說四·馬說》,指的是有能之士(千里馬),也需要賞識他的人(伯樂)提攜與支持,才能成事。然而,這句話在現今世代仍合用嗎?

  韓愈此文一開首便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伯樂,指春秋時期的孫陽,他擅長相馬(睇相的意思),後比喻為能夠發現人才的人;千里馬,指能日行千里的駿馬,後比喻為有才華之士。

   先有伯樂,才能有千里馬的出現。觀乎歷史,漢朝有韓信被蕭何提攜;三國時期,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出山相助,都是千里馬遇上伯樂...

相關標籤

兒孫自有兒孫福 莫為兒孫作馬牛

   兒孫自有兒孫福,意思是兒孫自有子孫的福分,父母不必為其擔心,更不必為他們作牛作馬。

   俗語有云:「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一個新生命的降臨,除了為一個家庭帶來喜悅之外,也會為父母帶來不少擔憂,如擔心孩子吃不夠、穿不夠暖,擔心孩子學業成績不好,擔心他/她品行欠佳,擔心他/她結識壞朋友,擔心找不到理想工作……這都是父母對孩子愛的表現。

   然而,兒孫自有兒孫福,指的是孩子也有自己...

春雨貴如油

  踏進春天,大家可能對濕悶的天氣感到煩悶,不過對農夫來說,春雨是非常可貴的,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

  這種說法在宋朝已出現。宋《景德傳燈錄》卷一道:「春雨一滴滑如油。」古時油是一種貴價的生活用品,因為油能夠點燈、煮菜、生火、取暖,是賴以生存的用品。

  春天下一場雨,是喜雨,能潤澤大地萬物,像油一樣重要。

  明代《春雨》也有說:「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滑倒解學士,笑壞一群牛。」可以看到古人對春雨...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這句說話怎麼解?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需要大量陽光的果樹遇上陰天,產量及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延伸閱讀:清明南風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