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1-05
罗马帝国和汉帝国都是农业大国,因此对历法都很重视。罗马帝国早期使用阴历,根据月球的盈虚定出一年的12个月。时任执政官凯撒(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年至44年)把罗马原来的阴历改为阳历,按太阳的轨迹定出一年的长度,分为12个月,每若干年在2月尾加一个闰日。
俄罗斯采用儒略历 1月6日才过圣诞节
这套历法被冠以凯撒的名字,称为“儒略 (Julian)历”,在欧洲一直通用到16世纪。此时的儒略历已经不再准确,所以天主教的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Gregory XIII)于1582年颁布了对儒略历的修订,大致是每400年减少三个闰日,修订后的历法被称为“格里高利历”。因为当时儒略历的误差已经积累到十天,所以格里高利历在公布当天就跳了十天。
从格里高利历公布到最近一个世纪,它和儒略历的差别又增加了两天。所以现在的差别是12天。(俄罗斯等地当初没有采用格里高利历而继续用儒略历,所以是在格里高利历法的1月6日过圣诞节,今日仍然如此。)
延伸阅读:张信刚细说冬至的由来
中国历法加入24节气和闰月 明朝清朝皆曾修订
中国早期采用阴历,之后逐渐在阴历中加入冬至等反映太阳情况的24节气,需要不时加入闰月来调整,所以成为阴阳历,又称农历。
延伸阅读:二十四节气承载中国文化 活化传承不容忽视
农业运作需要符合节气,所以中国历朝历代开国后都以修定历法为头等大事。
明朝取代元朝之后,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年至1398年)命钦天监参考元朝时从中亚传入的“回回历”修改历法,修改后的历法已不复是华夏文明所固有的旧历法。
将近300年后清朝开国时,历法又已失准。顺治(1638年至1661年)和康熙(1654年至1722年)两个皇帝任命欧洲学者主持修订历法,主要是汤若望(1591年至1666年)、南怀仁(1623年至1688年)这两位天主教耶稣会的神父。
所以17世纪后的中国历法是满清皇帝请欧洲人主持修订的,更加不是纯粹的华夏历法。(六之五)
(原文刊于《澎湃新闻》,经作者授权转载,标题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