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5-04
我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碳中和是陷阱还是机遇?
翟东升:欧洲关注气候变化和碳排放 疑有政治经济考量
谈到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我记得当年刚刚博士毕业,人民大学把我派到欧洲去创建中国在海外的第一家智库,所以我有两年在欧洲工作,就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旁边。
那段时间,我感受到中欧双方的政治议题有一个重大的落差。2005、2006、2007年,那时候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出口制造业增长非常快速,中国制造的商品席卷全球。可是在欧洲,他们疯狂地讨论的一个话题,是要全球实现碳排放的管控;气候问题变成了一种宗教。
我感觉到当时在欧洲的同事们、学生们,他们对排放问题、气候变暖问题,有着一种宗教般的狂热。
当时我在国内一个刊物有一个专栏,在专栏就写这个问题恐怕是欧洲人的一个阴谋。我的说法是欧洲人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的问题,如宗教般狂热,背后是政治经济的双重计算。原因是欧洲人给中国这样的后发工业园挖了一个坑。
如果大家跟他们一起搞碳排放的管控,这意味着他们相对的价格成本的劣势就会被掩盖,我们后发国家想要实现工业化改造就非常难。
翟东升:10年间中国绿色产业胜过欧洲
短短10年过去后,2017年我在电视上听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向美国民众发表演,他说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的问题,所谓的危机是假的,这是个阴谋。他说这是中国人的阴谋,而他的逻辑跟我当年的说法几乎一样,弄得我非常尴尬。
他说跟绿色能源有关的产业,基本上已经掌握在中国人手中,就如同我在10年前文章中所说,欧洲人在绿色能源相关的产业上,占据了绝对的技术产业优势。我们俩的逻辑是非常相似。
短短的10年,在许多绿色产业相关的领域,中国制造业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事情奇迹般的发生了。在此之前,主要是欧洲产业占据绝对优势,10年之后,变成了中国占据绝对优势。
如果我们用生产的角度计算各国的碳排放,中国毫无疑问是当今全球最大的排放国。但是假如我们用投资的角度,即是哪个国家的资本展开的产业有多少排放,那么我们会发现,最大的(排放国)恐怕仍然不是中国。当然,更科学的角度,我们可以从消费的角度去统计,哪个国家的消费者是最主要的高排放产业的罪魁祸首。
延伸阅读:中国公布未来40年减碳时间表 2060年实现碳中和
因为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所以如果我们用投资的角度,以及用消费的角度去统计全球各国、各个社会排放的责任时,我们看到的场景是更不一样的。(二之一)
(转载自翟东升课堂@YouTube,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