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麒元从殖民主义看现代国际关系

编辑︰华思齐

   我今天讨论的问题是“新殖民主义的终结与新时代的曙光”。为什么又要讨论殖民主义问题了?因为中国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间带点上。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各种各样的解说。我的解说非常简单:这个变局意味着持续长达500年的殖民历史即将终结。

卢麒元把殖民主义区分为3个阶段

  在讨论殖民地殖民历史的时候,我有切身之痛。因为我是95年到香港的,香港具备了被现代殖民的特征,也具备了新殖民的特征,所以我想既讨论一下殖民的分期,分3个阶段,也讨论一下新殖民主义为什么要终结?为什么能终结?为什么是由我们来终结?

  同时既然是终结了旧时代,那么我们就应该迎接新时代。其实现在此刻,我们已经可以见到新时代的曙光了。

  第一个部分,我想谈谈500年殖民史的3个阶段。这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典殖民。

卢麒元补充,古典殖民主要是500年前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
卢麒元补充,古典殖民主要是500年前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从荷兰、西班牙乃至于英国,开始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的行为,行为特征是种族灭绝。(图片来源:Getty)

   其实3个阶段的划分,前两个阶段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5章。它有个现代殖民原理,其实是马克思划分的。 第3个阶段其实是萨义德的《东方学》里面提出了后殖民主义的问题。

马克思(Karl Marx)
卢麒元指出,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第25章《现代殖民原理》上面基本的定义,现代殖民就是它不再进行种族灭绝。虽有种族屠杀,但不是以种族灭绝为目的,而是消灭资产持有者,取而代之;同时保留生产资料和生产力,这就是现代殖民的特征。图为马克思(Karl Marx)。(网上图片)
卢麒元补充,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Edward Waefie Said)是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判家,也是巴勒斯坦立国运动的活跃分子
卢麒元补充,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Edward Waefie Said)是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判家,也是巴勒斯坦立国运动的活跃分子。其著作《东方学》是后殖民论述的经典与理论依据。书中指出,19世纪西方文化中对亚洲和中东长期错误和浪漫化的印象,为欧美国家的殖民主义提供了借口。(网上图片)

3个阶段分别为古典殖民、现代殖民和新殖民时期

  后来我在准备今天的这堂课的时候,刘健芝老师说不用“后殖民”是不是更好一些。意思是通常我们用后殖民、“后”什么,往往是这件事情结束了,怕构成误解,因为殖民尚未结束。

  后来我仔细想了想,用“新殖民”比较好,所以就用了古典殖民、现代殖民和新殖民。

  延伸阅读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动能

1620年,欧洲殖民船“五月花号”抵达北美大陆
卢麒元引述,1620年,欧洲殖民船“五月花号”抵达北美大陆后,殖民者开始大肆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和资源,并对印第安人进行屠杀。(图片来源:Getty)

卢麒元:古典殖民具有种族灭绝的特征

  殖民的时间分段,大概是古典殖民,我们把它定义为初始阶段,其实起点大概是从荷兰和西班牙就开始了,时间的长度可以稍微再长一点,500年算是一个大概的时间概念。

  古典殖民有一个特征,就是种族灭绝,其实一直到了英国人在北美,西班牙人在南美,还有在一些其他的地方,包括非洲,都具有种族灭绝的特征。古典殖民是只要土地和生产资料不留人,具有比较明确的种族灭绝的特征。

1814年,美国政府颁布法令,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就能获得50至100美元的奖励
1814年,美国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就能获得50至100美元的奖励。1887至1933年,全美印第安人被夺走约9,000万英亩土地。15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印第安人人口从500万骤减至25万。(网上图片)

现代殖民派总督统摄 新殖民通过资本控制

  现代殖民,我给它定一个词。第一个古典殖民是种族灭绝。现代殖民我管它叫“总督统摄”,大体上都是派总督统摄,它既不属于(宗主国)本国的本土,也还纳入(宗主国)国家管理范畴,它是一个总督统摄的概念。

  新殖民就不再是像现代殖民,现代殖民通常是占领土地、消灭国王、留下劳动者,留下被雇佣者、劳动者。新殖民就不再是种族灭绝,也不消灭贵族国王贵族,大体上是通过资本的控制来实现新殖民。

  资本的挟制,我们把它分到1945年到现在。其中新殖民时代,我们把它分成两块:第一个阶段是1945年到冷战结束;然后冷战结束到现在,后冷战时期是第二阶段。

  俄乌战争、日本的首相安信晋三遇刺,如果我们单纯地用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当今的政治,可能是有局限性。如果我们把它纳入一个对殖民史的分阶段来理解,特别是对新殖民的理解,可能情形就会清晰许多。(三之一)

  (转载自国仁全球大学堂@YouTube,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

  延伸阅读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卢麒元解读俄乌战争与安倍执政 都是反殖民体现

卢麒元:500年殖民史本质就是阶级斗争

共同富裕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中国农民直播带货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动能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一瓶果酱 定义更好的自己

编辑之选

中美历史性握手 尼克松访华 周恩来:你把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

小红书中美对帐
张维为

张维为:中美民间大对帐 加速中国文化复兴

中国经济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看中国经济问题根源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谈李光耀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谈李光耀:与人互动 先思考彼此权力关系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雒城遗址 细看东汉战乱与繁荣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