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焯芬人生導航 「我錯了」背後的故事

編輯︰黃皓頤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句說話,很多人都會聽過,但又是否能夠輕易做到?承認自己的犯錯,需要很大的勇氣,你能夠做到嗎?

是名醫,還是庸醫? 

  一位中年婦女的子宮裏疑是長了腫瘤,給她開刀的是一位名醫。到開刀時才發現:子宮裏長的不是腫瘤,是個胎兒。

  名醫陷入了痛苦的掙扎:一是繼續開刀,硬把胎兒拿掉,然後告訴病人,切除的是腫瘤;二是立刻把切口縫上,然後如實告訴病人:看了幾十年的病,今回竟然看錯了。

  三秒鐘的內心掙扎,名醫渾身冒汗。30分鐘後,病人甦醒了。

  「對不起!」他站在病人的床前說:「太太,請原諒,是我判斷錯了。你只是懷孕,並沒有長腫瘤。還幸及時發現,孩子安好。你一定能生下一個可愛的小寶寶!」

  病人和家屬全嚇呆了。忽然,病人的一個家屬衝前,抓住名醫的領子吼叫:「你這個庸醫,簡直混帳!」

  有朋友後來笑這位名醫:「為甚麼當時不將錯就錯?當它是個腫瘤,又有誰知道?」

  名醫淡淡一笑:「可是我知道。」

  為自己的身家名譽去拚命的人不算大勇;不顧自己的身家名譽去維護真理(包括認錯)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延伸閱讀:李焯芬人生導航 生命試題

是我錯,還是同學錯?

在小故事中,男孩用磚頭砸同學,行為犯錯,身為老師或校長自然要糾正他,但如何教懂孩子主動認錯,當中的學問和耐性都很重要。(圖片來源:Getty)

  認錯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承擔。教會孩子認錯,亦需要很考究的工夫和耐性。

  當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學校校長時,有一天看到一名男生用磚頭去砸同學,遂將其制止,並責令他到校長室去等候。

  陶先生回到辦公室,見到男生,先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按時前來。」

  接着又掏出了第二塊糖給他:「這也是獎勵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老師。 」男生半信半疑地接過了糖果。

  陶先生又說:「據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接着又掏出了第三塊糖給他。

  這時,男生哭着低下了頭:「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打人。」

  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延伸閱讀:李焯芬人生導航 錯誤是一位老師

是偷羊賊,還是聖人?

在偷羊賊故事中,少年對自己的行為深感悔疚,下定決心改過,彌補錯誤。到了老年時,他作的善早已蓋過以往的惡。(圖片來源:Getty)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真是句至理名言。

  從前,蘇格蘭有年少無知的小兄弟倆,偷了村民的羊,但很快就被捕了。

  當地村民為了懲罰他們,就在他們的額頭上烙了「ST」兩個字母,意思是偷羊賊(sheep thief)。這個恥辱的印記將無情地伴隨他們度一生。

  弟弟覺得羞愧難當,於是在一天的夜裏,逃離了這個村莊,從此再也無人聽到過他的消息。

  哥哥懷着羞愧之心留了下來。他下決心要改過做人,彌補自己的錯誤。從那時起,他熱心助人。村裏如有人病了,他會耐心地幫忙照顧;誰家的農活缺了幫手,他也會熱心地去幫忙。就這樣,在其後的數十年間,他幫助過無數的人,亦從未為他的善行收取過任何報酬。

  許多年後,一個旅客在這個村莊作客,在一個小餐館用膳,他發覺坐在旁邊的一個老人的額頭上印着一個奇怪的標記。他還發現,村民們經過這裏,都會停下腳步,熱情地與老人打招呼,就連小孩子也不例外。

  這個旅客十分好奇,就向餐館老闆打聽:「請問,這位長者額頭上印着甚麼呀?」

  「我也不清楚,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老闆回答。停了一會,又說:「我料想是『聖人』(saint)的意思和縮寫吧。 」

  延伸閱讀:李焯芬分享畫楊桃小故事

  停一停,再想一想:

  繼續犯錯,還是決心改過?

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每天反省自己的行為,更勇於改正壞習慣,不斷完善自己的性格缺陷,後來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受到尊敬的人。在100美元上印着的便是他的肖像。(圖片來源:Getty)

  富蘭克林是美國建國期間的偉人。他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晚上反省一下當天發生過的事。

  富蘭克林反省後發現,他有13個很嚴重的錯誤,下面是其中的三項:

   浪費時間

  ‧  為小事煩惱

  ‧  容易和別人爭論衝突

  聰明的富蘭克林發現,除非他能夠減少他的錯誤,否則不可能有甚麼成就。

  於是,富蘭克林決定每星期選出一項缺點來搏鬥,並把每一天的輸贏作出記錄。到了第二個星期,他另外挑出一個壞習慣作另一場戰鬥。同時間,他保持已改的壞習慣不再重犯,也為此作出記錄。

  富蘭克林每個星期改掉一個壞習慣的努力,持續了兩年多。每改掉一個壞習慣,他都為之高興,並堅持繼續改正下一個壞習慣。

  這樣,他逐漸完善了自己的性格缺陷,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受人尊敬也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我們如能像富蘭克林那樣,誠懇地觀照自己的內心世界,按時反省一下自己的缺點和過失,努力予以改進,亦會在人生路上有更大的成就。

  (經作者授權,轉載自李焯芬《心無罣礙》,標題和引言經編輯整理)

李焯芬人生導航 沒用的眉毛

李焯芬人生導航 給孩子一小時

李焯芬人生導航 怎樣做到白頭偕老?

李焯芬人生導航 半壺開水揭示心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