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小吃青团爆红 “包罗万馅”引老字号互拼

编辑︰莫利
撰文︰禾末

  中国江南地区有在清明节吃青团的风俗。古时,青团主要用作祭祀,把浆麦草或青艾汁,混合至糯米粉中搓匀,再包裹进豆沙馅或莲蓉,封口糅至圆形再蒸熟食用。虽然后来祭祀品的功能日益淡化,但是青团糯韧绵软、馅心甜而不腻、以及草香逼人的特质,使它成为清明常备的小吃。

  艾草本来就有平喘、利胆、消火、驱寒、除湿等功效,加上馅料的可塑性高,能够不断被创新改良,经过多年演化,青团现今已成为“包罗万馅”、不分季节的健康小吃。以下就来解构一下青团的魅力。

清明节|青团习俗由何而来

青团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例如上海、宁波叫青团,杭州叫青团子或清明团子,也有地区叫艾草团子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青团的由来,愈清末的一则故事原来有关。相传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获一位在附近耕田的农民帮忙,让伪装成农民拍挡一起耕地。不过清兵未有就此罢休,并在村里添兵设岗,检查每个出村人,以防有人为李带食物。

  回家后,那位农民正要为李秀成准备食物时,不慎踩到地上一丛艾草滑了一跤。他爬起来看着染在身上的绿色,心生一计,连忙采摘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以及揉进糯米粉内,做成青溜溜的米团子,再把团子放在青草里,顺利逃过哨兵法眼,令李秀成终于有食物填肚。最终李秀成在天黑后,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

  后来,李秀成下令所有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亦就此流传开去。

清明节|传统小吃青团翻红 老字号互拼刷出火花

青团“爆红”后,从传统的豆沙莲蓉馅,演变出几十种口味,就连颜色也再不局限于青色,甚至出现了黄团、粉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有悠久历史的青团,是不少南方点心舖的必备品类。可是,为青团重新粉饰、注入新活力的应该要数2010年代的上海老字号。

  上海老字号“王家沙”,在2011年把马兰头、松仁、白干全部剁细,加入麻油混合做出一款咸口青团,吸引无数拥趸。

  后来到了2016年,另一家老字号“杏花楼”,将青团传承上百年的豆沙馅换成“蛋黄肉松”,一炮而红。当年“沈大成”、“功德林”、“老大房”等点心老字号,亦都争相推出相同口味。蛋黄肉松青团自然成为不可错过的热门商品,网络上都有不少食谱,教人仿制这款青团。

去年清明节期间,上海老字号王家沙门外排队买青团的人龙长达百米。(图片来源:Getty)

  自2016年后,新口味青团创作战周而复始,咸口、甜口两者皆有。除了咸蛋黄肉松、豆沙,近几年还增加了鲍鱼味、小龙虾味、芝麻艾草口味、抹茶牛奶等等,应有尽有。

  及后几年的清明前后,这些有口碑的“网红青团店”,仍然大排长龙。客人在店外排队三至八小时也没买成青团是常态;店舖单日卖出5万个青团的纪录,亦不足为奇。

  现时,不少上海老字号都已经跟大型食品制造商合作,大批量生产味道百变的青团。今年的清明节将至,你又希望在市面上尝到什么口味的应节青团呢?

清明节将至,重庆一个景区的工作人员还颇具创意地还制作了“麻将”青团,邀请游客免费品尝。(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云扫墓”寄哀思 疫情下的清明节新习俗

疫市新“臭”风:百年徽菜臭鳜鱼闻臭吃香

春季美食|不同时节不同味 巧用“腌笃鲜”享最美味的笋!

不只有辣 解构色香味具全的两大特色湘菜

云南美食|时令鲜花宴 尝一口春天的味道

相关标签

春雨贵如油

  踏进春天,大家可能对湿闷的天气感到烦闷,不过对农夫来说,春雨是非常可贵的,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这种说法在宋朝已出现。宋《景德传灯录》卷一道:“春雨一滴滑如油。”古时油是一种贵价的生活用品,因为油能够点灯、煮菜、生火、取暖,是赖以生存的用品。

  春天下一场雨,是喜雨,能润泽大地万物,像油一样重要。

  明代《春雨》也有说:“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可以看到古人对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