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1-18
香港人对潮汕文化和美食,应该不陌生,那么被称为“潮汕文化符号”的广济桥,大家去过吗?位于广东潮州古城东门外的广济桥,已有近千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可以“变形”:中间一段浮桥由船只搭成,遇到洪水或大船经过,浮桥可以很快“消失”,变成通道,非常灵活,令人赞叹古代工匠的智慧。除了观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广济桥也被视为体验潮汕民俗风情的好去处,桥上近年开设了“非遗集市”,重现古代“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盛景。
广济桥:近千年历史 三形态独一无二
广济桥曾名“湘子桥”,明朝时更名为“广济”,取“广济百粤之民”的寓意。其始建于南宋年间(公元1171年),至今仍留有宋代桥墩,与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福建洛阳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广济桥全长超过500米,横跨韩江,自古就是广东、福建的水路要道和商贸中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一座桥有三个形态,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在中国古桥中是独一无二。
桥梁中间一段,是由18艘船连接成的浮桥,长约97米,以铁索固定,平时供市民行走。如果遇到洪水,或有大船要通过,就将铁索解开,非常灵活,被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靠近两岸的石梁桥上,建有24座桥亭,风格古雅,形态各异,所谓“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尽展传统建筑之美。
广济桥亭“街市” 展现潮汕民俗风情
这些桥亭不仅可以让途人遮风避雨,曾经也是繁忙的“街市”、茶楼、酒肆,有人赏景,有人卖艺,有人在算命,有人在做生意,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潮汕市井生活图。近年,潮州当地政府在广济桥上开设了非遗展览和“非遗集市”,展示潮州木雕、陶瓷等非遗项目,再现古代“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盛景。
历史上,广济桥曾多次进行修筑,从宋代建造第一个桥墩,到明朝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可以说是凝聚了古代工匠几百年的建筑智慧。

经历了近代的战乱和动荡,1949年前夕,这座千年古桥已经残破不堪,1958年时曾进行加固及重建,改为钢架桥梁。2003年,潮州政府对广济桥进行全面修缮,按照明朝建筑风格进行修建,成为今天大家看到的风貌,成为潮汕旅游必去的地方。
在桥上远眺古城,可以看到岸边有一座恢宏的三层古建筑,那是潮州的另一个地标:广济楼,其始建于明朝,是潮州七城楼之首。

行走在广济桥上,可以饱览山水之秀、建筑之美,还可以体验潮汕民俗风情,无怪有人说,“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延伸阅读:盘点最美中国古桥 带你梦回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