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0-26
来莫高窟之前,曾看过《人民文学》刊登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主人公“尚达”就是大名鼎鼎的常书鸿先生(享年90岁)的原型。常先生曾经留学法国10年,是著名画家。他在法国留学时,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看到一本《敦煌图录》,为之震惊,想不到自己的祖国早有如此辉煌灿烂的艺术,而自己还在法国学习艺术。受敦煌艺术的感召,常先生从法国回到祖国来到了敦煌工作。
常书鸿遭逢夫妻离散 仍忍痛动员学生守护莫高窟
我想像中的常书鸿先生,应该是文质彬彬的儒雅学者形象,但在敦煌第一次见到他,着装朴实的他就像敦煌本地的农民,一点不像留洋归来的大学者。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1944年抗战时期成立,常先生担任第一任所长。他面对的莫高窟是500年无人管理,几乎是满目疮痍、破败不堪的废墟。但他毫不退缩,把远在重庆的妻子、儿女全部接来莫高窟安家落户。
与此同时,他不断地给远方的学生们写信,动员他们来敦煌工作,很快董希文、潘絜兹等一批年轻的画家和学者陆续来到敦煌,开始了莫高窟的一些保护工作。
可是,常先生的妻子因忍受不了敦煌的艰苦生活,不辞而别。常先生虽遭遇家庭离散之痛,但为了敦煌事业,忍痛带着两个孩子,坚持留在莫高窟。
常书鸿难舍莫高窟 愿全力守护免再遭劫难
1945年抗战胜利后,第一批到艺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几乎都先后离开了敦煌。常先生遭受雪上加霜的打击,但他不忍心让初创的敦煌事业就此夭折,又去“招兵买马”。段文杰、霍熙亮、孙儒僩、欧阳琳、李承仙、史苇湘等画家又陆续来到敦煌,已停顿的工作又得以继续。
当时的艺术研究所已经有20多名职工,在常书鸿先生的带领下,开展了洞窟调查、编号、临摹、清除积沙、整修破败石窟、修筑围墙等工作,迈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的第一步,结束了长期无人管理,任人偷盗和破坏的历史,初创了敦煌基业。
延伸阅读:敦煌莫高窟 世上最完整佛教艺术宝库
为什么常书鸿先生会留下来,一生坚守在莫高窟?他曾在自传中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
他说:“在不寐的长夜里,忽而,我脑中又呈现出一幅幅风姿多彩的壁画,那栩栩如生的塑像,继而,我又想到第254窟中著名的北魏壁画《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它那粗犷的画风与深刻的寓意,又一次强烈地冲击着我。我想,萨埵那太子可以舍身饲虎,我为什么不能舍弃一切侍奉艺术、侍奉这座伟大的民族艺术宝库呢?在这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里,它是多么脆弱多么需要保护,需要终生为它效力的人啊!我如果为了个人的一些挫折与磨难就放弃责任而退却的话,这个劫后余生的艺术宝库,很可能随时再遭劫难。”
常先生舍身慕道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的人。(八之二)
(转载自中华学社《中华大讲堂》系列,内容和标题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