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2/11/2022
在本港有不少故事的海盗张保仔,他的宝藏“深埋”在长洲的张保仔洞人人都知。原来,他的藏宝之地多不胜数,除了香港,在广东沿岸据说还有不少,有江门上川岛、开平沙冈、梁金山等地。而近年积极开发的南沙,原来也有一个张宝仔洞。
这个张宝仔洞以前只有潮退时才能走进,洞外海域古时更经常出现海市蜃楼,令这个藏宝地添上神秘色彩,到南沙作公民科考察的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历史和地理常识!
张保仔是否真有其人?历史上张保仔确有其人,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东莞县志》等史书中都有记载。
据清道光《香山县志》载:“至嘉庆十四年(1809),张保仔、郑一嫂侵入内河,督抚谕令各乡,添置台棚碉卡,以资防堵”。
公民科考察|原名张保 被俘虏由猎物变大盗义子
张保仔原名为张保(1786-1822),广东新会县江门镇人,是清嘉庆年间的大海盗。
张保仔原本只是一介渔民之子,而就在张保仔15岁那年随父出海捕渔,遇上当时海盗郑一后遭俘虏,凭着机灵的个性深得欢心被认作义子。
公民科考察|侠盗性格得民心 与海盗女王结缘添传奇
后来,郑一在一次台风中溺毙,妻子郑石氏(石香菇)继承郑一的海盗勾当,当上海盗“女王”。
而张保仔精明能干,深获郑石氏垂青,最后甚至成为了夫妻关系,令张保仔更添传奇色彩。从此,张保仔成为这股海盗的首领之一,但据说决定性的大事,还是由郑石氏说了算。
全盛时期,张保仔有大船数百艘,不同文献有说甚至达400、700,最多更是近1,000艘,部众有4至5万人,使用武器有火炮、火药罐、梭镖等,盘踞在粤东沿海,活动范围甚至到了南海周边,抢劫商船及洋人商船。
历史一直流传张保仔有侠盗性格。他与手下约法三章:“私逃上岸者立杀;私窃公物者立杀;对掳掠而来的妇女奸淫者立杀”。他下令不能抢老百姓,因为老百姓没钱,抢了不但没用反被报官,树敌不好。张保仔还特地吩咐手下,向老百姓购买东西需要支付双倍价钱,有强抢者立即处死。
因为这样,张保仔反而获得老百姓支持,势力日渐壮大,直接威胁了朝廷。
公民科考察|24岁获招安为官 藏宝之说四起
直至嘉庆十五年(1810),张保仔时年24岁,由于郑石氏不想再过漂泊生活,与张保仔商量后,终接受朝廷招安,以军功升守备,官至福建同安协副将,海面才得以归回平静。
而在招安之前,一直有传张保仔专挑一些风高浪急、地势险要的荒岛,把强盗得来的财宝藏于岛上洞里。
下面就来看一下张保仔看中的洞穴有多险要?
公民科考察|张保仔洞专挑荒岛 利用潮夕掩护藏宝
公民科考察的同学们最熟悉的张保仔洞,一定是位于香港长洲西南部的张保仔洞。
清朝时代香港仍是一个小渔村,长洲更是一个风高浪急的荒岛,张保仔看中大风大浪的山洞,因此选为收藏宝物的理想地点。长洲的张保仔洞长约10呎,洞穴由入口至出口全长约88米,洞内狭窄、湿滑又凹凸不平,如今已成为旅游景点。
公民科考察|南沙张宝仔洞 龙穴岛海市蜃楼添神秘
而另一个“张宝仔洞”位于南沙龙穴岛铜鼓山脚的,更是一个神秘的山洞。
这个南沙的张宝仔洞较长洲张保仔洞宽大,古时于涨潮时,能让较大渔船驶进洞内避风,又能躲避朝廷追捕,是稳密的避难所,亦是“藏宝”的理想地方。
龙穴岛因为位处南沙最南端,长年受海浪拍打,自古以来都有许多海水侵蚀的山洞和丘陵海蚀洞出现,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人迹罕至,成为海盗出没的首选场所。
龙穴岛之所以神秘,还因为古时它常出现海市蜃楼奇景而闻名。《东莞县志》更说龙穴岛:“尝有龙出没其间。”令到身处龙穴岛上的张宝仔洞添上了神幻的色彩。
如果同学们来参观南沙张宝仔洞,已不会受到涨潮影响安全,洞前还有小路引领,成为了旅游打卡的热点。洞内空间较长洲张保仔洞宽阔,洞口附近放置一个供奉用的神坛,但深入洞中,则与长洲的张保仔洞一样狭窄细小。
据不少文件记载,广东沿海还有不少张保仔洞,有江门台山的上川岛、开平沙冈山头、梁金山等。在香港除了长洲,张保仔足迹还落在小交椅洲、赤洲、西环张保仔古道、赤柱舂坎角、塔门等地。公民科考察的同学们,可以从这些张保仔的事迹,认识到中国近代沿海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清朝的海上防卫等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