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5-07
潮州人吃饭喝茶,都用“食”字,“食饭”叫“蓆伴”,喝茶叫“食茶”(音:蓆嗲),当中又最爱喝“工夫茶”。
“工夫茶”的“工夫”,跟“打功夫”的“功夫”并不一样。“工夫茶”一词最早出现在清康熙年间,据说是福建武夷山上最上品的茶种,慢慢演变成一种品茶的程式,即泡茶的动作及过程。
“工夫茶”(音:近扶爹)的“工夫”,在潮州话的意思是仔细、讲究的意思,而不是耍功夫的“功夫”。
泡工夫茶需要用一个细小的紫砂茶壶,加上数只小瓷杯,先烧好开水,然后直接泡乌龙茶叶。第一泡是洗茶,第二泡才可饮用。倒水进茶壶时要“高冲”,令水快些到底,倒茶到茶杯则要“低斟”,亦要平均倒进数只小茶杯内。
潮州人喝工夫茶的精髓是与朋友联谊,所以喝茶最重要有伴。泡茶完毕之后,就会恭敬的跟朋友说:“请,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