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2-01
编辑︰流萤
元宵佳节将至,又到了吃元宵、汤圆的时候了。大家知道吗?虽然元宵和汤圆的外表长得几乎一样,但原来由来和做法完全不同?两者到底有何分别?
一般来说,“元宵”在北方更常见,而“汤圆”则在南方更多见,虽然两者都是以糯米粉制成的食物,但却有着诸多不同。
汤圆,又名圆子、浮圆子,起源于宋代。
据北宋《岁时杂记》记载:“京人以菉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huò),谓之‘圆子’”,这里的“圆子”就是汤圆,糯米粉搭配甜馅料,再以手搓成圆球的方式制成,一般煮熟带汤吃,煮后汤色比较清。

元宵,则是于明代逐渐流行起来。明代刘若愚对此有详细记载:“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
与汤圆不同,元宵一般以摇制法制作,在笸筐上撒上糯米粉,一边滚一边加水撒粉,再放馅料,继而滚成一个个圆球状,煮后汤色较浑浊。
无论是吃元宵还是汤圆,都是中国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寄托。
延伸阅读:趣谈中国文化|中国哪个地方最爱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