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人物篇|“努力的天才”郑钦文 夺冠之路由他一手打造?

编辑︰王子杰

  紧贴奥运,全城狂热!

  万众期待的巴黎奥运于7月26日至8月11日举行,国家队及港队一众运动员均已准备就绪,誓要再创佳绩。

  “当代中国”网站特别推出巴黎奥运专题,捕捉每一位焦点运动员的精彩瞬间,同时亦分享赛场内外的趣闻轶事,令读者可以尽情享受这一场四年一度的体坛盛事。

  本文为人物篇第14篇文章,介绍“努力的天才”,应届网球女单金牌得主郑钦文。

巴黎奥运郑钦文:父亲一手打造夺冠之路

  国家队在巴黎奥运的一大突破,是郑钦文在网球女子单打勇夺金牌,这不单是中国史上第一面奥运网球单打金牌,更是史上第一位亚洲人称霸该项目。

  郑钦文的夺冠之路,原来是她的父亲郑建坪一手打造。

郑钦文与父亲郑建坪
郑钦文与父亲郑建坪。(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前田径运动员的郑建坪,最大遗憾是自己没能拿下世界冠军,为国争光。

  郑钦文出生后,郑建坪一度以为梦想要幻灭,但他很快就发现,郑钦文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是要走上体育之路最重要的特质。

  郑建坪其实最初并没有要让郑钦文做运动员,因为她的体质实在太弱,动不动就要看医生。

  为了改善体质,郑钦文在4岁时时就开始学习打乒乓球,之后又学了打篮球。

  但郑钦文显然并不喜欢乒乓球和篮球,与此同时,郑建坪发现她有“大女主”的气质,会喜欢掌控感较强的运动。

郑钦文(第二排右一)童年时见证李娜赢得澳洲网球公开赛。
郑钦文(第二排右一)也是李娜的小师妹,2014年1月25日,她在湖北武汉见证后者首次夺得澳洲网球公开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乒乓球场地太小,不够挥洒,没有掌控感;篮球是团体项目,主要打配合,也没有掌控感。

  于是郑建坪想到了网球,郑钦文在6岁的时候,就来到了网球场。

巴黎奥运郑钦文:自负盈亏走上职业之路

巴黎奥运郑钦文正进行比赛。
郑钦文原来也有参加混双比赛,但为了保留体力,不惜弃赛。(图片来源:AP)

  果不其然,郑钦文非常喜欢网球,而且在第一次学习的过程中就表现出出色的天分。

  其后当郑钦文的网球愈打愈顺,郑建坪毅然决定让她走上职业之路。

  不过郑建坪打从一开始,就放弃大多数人所选择的“体制内”培养模式,他想要靠自己和私人团队“走出去”。

  当时的省队教练余丽桥是郑建坪的目标之一,但余丽桥起初并不同意,认为郑钦文个子不够高,身材也偏胖,未必能教出好成绩。

  情急之下,郑建坪到处找人说情,甚至干脆在一次双方见面中,一家人一同跪在余丽桥面前苦苦哀求。

  郑钦文与郑建坪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只有极致的努力,才能开启天赋”。

  郑建坪选择体制外的路线,所有东西都要自负盈亏,而他为了女儿的网球训练,更几乎搭上了全副身家。

  郑钦文成为职业运动员开始,训练的费用就急剧增加,在欧洲的比赛花费,甚至每年是300万元人民币起跳。

  郑钦文背后的整个教练团队,所有开销包括机票食宿等,全都要一力承担。

  最艰难的时候,郑建坪甚至不得不卖掉房子。

巴黎奥运郑钦文:维持体态从不吃零食 曾经输掉比赛要捱打 

郑钦文的父亲郑建坪
郑钦文的父亲郑建坪全力支持女儿走上职业网球运动员的道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投入愈多,压力愈大,有一次郑建坪在郑钦文快要输掉比赛时,当场动了手。

  其实郑建坪并不是怕输,一场比赛的输赢没有所谓,他是害怕郑钦文会因此输掉信心。

  郑建幸趁比赛暂停时,向郑钦文大发雷霆,他认为只有以这种极端方式,才能让她“醒过来”。

  郑建坪不惜一切,郑钦文也不负所望,终于成为了一位“努力的天才”。

  郑钦文的启蒙教育曾经透露,为了保持体脂率,郑钦文从来都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一年365天都只吃鸡胸肉和西兰花。

  郑钦文在训练时更从没有偷懒,每天凌晨4时就会起床,永远是第一个到达球场,然后最后一个离开。

巴黎奥运郑钦文:“努力的天才”终修成正果

  2023年是郑钦文第一个高光时刻,她在WTA250巴勒莫站取得冠军,又一举夺得杭州亚运的网球女单金牌。

  来到了巴黎奥运,习惯刻苦的郑钦文也从没有想过放弃,毅然决然在决赛中,勇敢面对长期世界排名第一的Iga Świątek,即使双方此前的胜负完全一面倒,6次对赛郑钦文从没有赢过。

  郑钦文遵从自己的内心,放心一搏,最终不但为自己拿下第一面奥运金牌,更为中国夺得史上第一面奥运网球单打项目的金牌,从此打破欧美的垄断。

  郑建坪为郑钦文打造夺冠之路,郑钦文则是靠坚持去冲线。

巴黎奥运郑钦文赢得网球女单金牌。
在巴黎奥运,郑钦文过关斩将,终于赢得女单金牌,开创历史。(图片来源:AP)

  延伸阅读:巴黎奥运人物篇|挑中国男乒大梁 樊振东圆梦“大满贯”

  延伸阅读:巴黎奥运人物篇|你一定要知道“微笑剑后”江旻憓的5件事

巴黎奥运100米自由式决赛何诗蓓夺得一面铜牌

巴黎奥运人物篇|何诗蓓“两届四牌”创历史 寄语年轻人“要有Passion”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时代英雄

朱光亚是核武“众帅之帅” 原子弹首爆时他为何不在观测站?

杰出名人

吴传玉是谁?他是新中国奥运第一人

创新先锋

黑神话:悟空的制作人冯骥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如何用好作品讲中国故事?

小城大事

烈士纪念日|科技考古追寻尘封历史 文少卿:让无名烈士变有名

运动健儿

2:22
巴黎残奥WH2级单打亚军陈浩源

轮羽二哥」陈浩源再闯残奥 勇夺银牌突破个人成绩

影视巨星

李宇春

李宇春《超级女声》出道做歌手 为何红足20年?

编辑推荐
2:11

180万件|文物最多的中国博物馆

812个博物馆|中国博物馆最多的城市

1:49

85%|北京故宫由“禁地”到网红博物馆的开放之路

2:36
代中国-故宫博物院由博物馆变身当代中国跨界潮流文创中心

故宫博物院 由博物馆变身当代中国跨界潮流文创中心

成都大熊猫博物馆开幕 主打高科技互动保育体验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交通75年 从“基本靠走”到复兴号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如何成为“基建狂魔”?

2:11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取得巨大发展。

非凡75年·政经篇|书写奇迹 持续超越 中国经济走过怎样历程?

3:09

非凡75年·政经篇|中国的脱贫奇迹

2:59

非凡75年·政经篇|新中国外交75年 从“一边倒”到“大国外交”

北京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单纯认为天下平等和谐 只是浪漫情怀

时间与爱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真爱永不褪色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历史学者普遍强调“中国”与“四方”之别

1993年1月13日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中国签署《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女人心海底针”下一句是什么?

  “女人心、海底针”这句俗语,从字面看,一根针掉进大海,当然很难找到,比喻女性心思难以捉摸。

   女性的心思细密、感情细腻,喜好和情绪,有时候就像3、4月的天气,骤晴骤雨,难以捉摸。虽然这句话出处已难以考究,但相信很大机会来自男性。

   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如今已很少人知道,下半句是:“就算捞到还扎人”,意思是即使能在海底捞到针,但这针仍是会扎人的。

   两句话连在一起,是形容女性根本不讲道...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