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中美不是价值观冲突 而是利益之争

编辑︰郭晓阳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社会、地理单元之间,不同文明和国家之间的差异是在缩小还是扩大呢?我们认为是在逐渐缩小的。原因在于经济文化交往在不可逆转地持续增加,全球化不仅仅发生在经济和资讯领域,而是产生了全面效果。人类逐渐进入了大体使用相同技术,生活方式愈来愈类似,同时关注相同话题的全新时代。

  一些西方领导人喜欢使用“价值观”这个概念,把他们与中国的摩擦定义成“价值观冲突”,强调他们极力构建的反华统一战线是“价值观同盟”。中国人要小心不落入这当中的话语陷阱,好像中国的价值体系真的与西方社会格格不入一样。北京反复强调“人类共同价值”,这与一些西方人所说的普世价值的含义是很接近的。只是普世价值这个词的使用伴随了西方的扩张主义,它不仅仅是个概念,更多让人想到的是政策。

  共同价值这个词比较中性、客观。实际上中国价值体系与西方价值体系的差异被严重夸大了,民主、自由、法治、平等这些受到西方社会珍视的价值也都被总结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来,而且是中国社会的真实追求。法治建设在中国尤其受到政府的强烈推动,平等则是中国民间最有号召力的政治概念之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为中国舆论这些年提供的内在动力可谓生生不息。

  尽管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阶段让中西价值体系在引导社会实践的具体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将中西方尤其是中美摩擦描述成两个价值体系的对立严重不符合事实,是从西方中心主义出发对当今世界的顶层误判。这种误判如果在全球范围传播,有可能导致一系列过激反应,很多民间交流会被怀疑成彼此价值渗透的媒介。

当代中国-环球时报社评-中美不是价值观冲突而是利益之争
中国一直在努力推进法治完善,并致力向人民推动普及法治的教育,让大众提升遵守法治的观念。(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实中西更多的差异体现在意识形态层面。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出现得远比价值观要晚,对它的定义也不尽一致,大体说来,它是实现国家利益的上层建筑方式,除了价值观对它有影响,政治制度为它打上的烙印更重。

  只要有不同社会、团体和人际交流,价值观就会发生接触。而意识形态产生作用通常会局限在国家权力的范围之内,一旦脱离了权力的支持,意识形态的张力就会大为减弱。换句话说,意识形态扩张往往都要借助强势的军事、经济和文化工具。在过去几十年里,西方无疑是意识形态扩张的主要力量,相反的意识形态扩张很难实现。

  与当前整个西方的军事、经济和文化影响力比起来,中国无疑处于相对弱势状态。总结来看,中国和西方的价值观差异被大大夸张了,随着中国人的民生形态愈来愈与西方接近,双方的价值观差异已不再可能是鸿沟级别的。从意识形态竞争角度看,中国仍取明显守势,或者说我们勉强解决了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攻击的问题,但我们远不具有对西方实施反攻击的能力,中国人甚至缺少这方面的意愿。

当代中国-环球时报社评-中美不是价值观冲突而是利益之争
美国近年经常以所谓普世价值观去抨击中国,其实美国口中的普世价值,包括民主、法治、人权及自由,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图片来源:Getty)

  在我们看来,中美之间主要是利益之争,美国发动意识形态进攻的真实意图也是要维护它的霸权地位。两种政治制度的本质是存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方式,它们无法在地球上并存,这种美国式主张是很荒唐的。拿到中欧之间去看,就很清楚了。中欧虽有摩擦,但合作更加构成了双方关系的基本面。

  华盛顿不断激化中美意识形态冲突,并将之歪曲成中西价值观对立,中国方面不能上它的套。我们要不断弘扬人类共同价值,冷静处理中美和中西之间的意识形态摩擦,不主动升级它,同时要实事求是定义它的影响。要让中美的利益之争从所谓“价值观冲突”中彰显出来,还其本来面貌,然后在国际社会的见证之下对其实施管控。

中国消费

罗思义:中国有必要降低经济增速 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看齐吗?

中美关系

杨荣文:中国不想取代美国霸主地位 历史证明干预他人只会适得其反

当代中国-环球时报-一年的跌宕起伏让中国人领悟了什么

一年的跌宕起伏让中国人领悟了什么

当代中国-环球时报社评集-接种拉开帷幕中国疫苗有多重贡献

接种拉开帷幕 中国疫苗有多重贡献

当代中国-环球时报社评-美欧修复关系容易共同抗中难

中美关系|美欧修复关系容易 共同抗中难

当代中国-名家专栏-环球网-对中美关系莫抱幻想 也别放弃努力

中美关系|对中美关系莫抱幻想 也别放弃努力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沉默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预测中国经济增长 不能忽视这种诡异的“沉默”

中国万里长城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从围墙文化 解读中国为何不会完全开放资本市场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成都北上三星堆遗址 打边炉遇马岱墓碑!

狒狒照镜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狒狒照镜的启示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医疗革命和技术进步人工智慧
张维为

张维为看中国“不可能产生科学革命”论调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WeChat